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盐田区司法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盐田区司法局 成文日期: 2019-12-20
名称: 盐田区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19-12-2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盐田区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9-12-20  浏览次数:-
(盐田区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19年,盐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中发〔2015〕36号)要求,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招,奋力打造民主法治建设先进区。

  一、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概述

  (一)坚持党的领导,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根本保证。区委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依法治区工作的骨干工程,将法治政府建设放到依法治区的平台上进行谋划和统筹推动,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在全市率先组建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陈清书记任主任,下设重大行政决策及规范性文件、行政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等4个专项协调小组,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领域工作,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推动、公众参与”的法治政府建设新格局。制定《盐田区勇当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尖兵的行动方案(2019—2025年)》,提出“树立县(区)级法治政府建设标杆”的目标。区委专题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研究制定依法治区工作要点,对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重点和途径提出明确要求。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专项督察方案,每季度对法治政府建设尤其是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评查通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压实各单位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职责。

  (二)依法行使职权,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结合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负面清单,全面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权责边界,确保政府做该做的事,做能做的事。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实现73个事项区内同级通办,280个事项全城通办,不见面审批事项111个,“秒批”事项114个,推出“一件事一次办”服务71项,“一网通办”事项547个,网上可办理率达100%。制定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实现“一次抽查,全面体检”,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全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成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一期建设,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行业信用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将辖区433家长期未履行相关义务的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试点打造中英街国际信用示范街区,协调推进中英街诚信快捷服务平台项目建设上线。

  (三)着力制度建设,确保行政决策合法合规。对行政决策进行全方位检视、全体系梳理、全流程规制,修订出台区政府工作规则、区政府常务会议工作规则、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和合法性审查事务办理规则等一批基础性制度,抓住了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等核心行政行为的“牛鼻子”,确定各类行政行为运行规则,清理区级议事协调机构72个,有效提升政府决策能力和水平,推动依法行政,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全面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存改立废释”,全年制定修订招商引资办法、城市更新办法等区级行政规范性文件20个,为依法依规、又好又快地推动产业兴盐、城市更新、深港合作和民生改善等中心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和服务。

  (四)聚焦解决痼疾,提升行政执法质效。结合机构改革,全面梳理执法主体20个,实现全区行政执法主体公告全覆盖,组织全区342名行政执法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实现行政执法人员全员持证上岗,确保行政执法机构、执法人员法定化。坚决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有效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每季度对行政执法案卷进行全面评查,发现执法环节存在的问题和瑕疵37个,全部予以及时整改。全年全区办结行政执法案件317宗,被诉率仅为0.63%,行政复议率为0%,行政执法办案正确率达100%。

  (五)接受各方监督,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全年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18次,报备行政规范性文件11件,办理答复区人大代表建议97件,定期向区政协通报工作,办理答复区政协提案86件,实现了政府重大事项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全覆盖。全区共开展审计项目22项,查出违规金额1214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03亿元,核查政府投资项目13个,核查金额5.83亿元,调减金额592.75万元,实现财政资金使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出台政务公开管理规定,全年主动公开政务信息1万余件,实现了应公开尽公开。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有效避免行政争议产生,全年以区直机关为被告的行政诉讼仅4宗,行政首长全部出庭应诉,审结3宗,无一败诉。

  (六)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年全区各级调解组织成功调解纠纷15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9%,未发生“民转刑”案件,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立案受理案件277件,为258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共计278.22万元,处置30人以上劳资隐患24宗,涉及劳动者2258人,保证了全区劳动关系和谐。区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全年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件,未发生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满提起行政诉讼或继续上访的情况。全区共受理各类信访件8361件,信访总量相较于2018年同比下降0.2%,社会大局整体平稳可控。

  (七)做实公共法律服务,增进民生福祉。着力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成一站式窗口化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年为近3万人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近600件。实现“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为居民提供管家式法律服务。推进精准化社矫模式,全年未发生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等现象。出台我区律师行业发展扶持政策,做大做强律师服务业。积极开拓公证服务,办理城市更新、知识产权保护等公证13000余件,辖区群众享有的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日益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八)做优法治宣教,夯实依法治国群众基础。积极推动“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工作,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科学评价机制,将普法责任落到工作末梢。组织区政府党组集中学法4次,年度干部学法考试优秀率达99.5%,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普遍得到提升。做强法治宣教基地,全国首艘“宪法先锋号”游船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将“深圳宪法公园”建设成为全市唯一的广东省“十佳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和市五星级教育基地,“盐田区法治文化教育基地”获评市四星级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司机大讲堂”等普法品牌活动200余场,近万人受益。“多维普法盐田模式——将法律宣传做成文化品牌”荣获南方日报社评选的“最具先行创新价值案例奖”。

  我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执行刚性不强,个别决策事项难以如期推进。二是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主动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意识不强,部分行政规范性文件未及时清理。三是行政执法案卷质量有待提升,部分行政执法单位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未完全落实到位。四是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法律顾问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2020年,我们将根据区委五届十三次全会确定的工作任务,进一步落实《盐田区勇当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尖兵的行动方案(2019—2025年)》,充分利用“双区驱动效应”,朝着“民主法治建设先进区”和“县(区)级法治政府建设标杆”的目标,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领域工作。

  (一)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绝对领导,让法治引领更到位。聚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的各项任务,加强科技产业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社会管理治理等重点领域制度机制建设,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等相关制度。设定科学合理法治政府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寻找补齐短板,确保按期完成国家、省和市部署的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促进全区法治政府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并加强监管和服务,让法治营商环境更优越。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实施“秒批”等行政审批项目,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高标准实施法人和自然人全生命周期服务,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流程、手续、证明,让企业、居民办事不折腾、少跑腿。继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突出监管重点,着力解决监管缺位越位错位问题。坚决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红黑名单”信用监管制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三)依法履行决策程序,让行政决策更科学民主。加大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督察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决策启动前的论证、风险评估、听取意见后的处理和反馈、执行后的纠错和调整等工作程序,确保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执行刚性。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拟定全年行政规范性文件发文计划,在控制发文数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发文质量。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强化政府法律顾问全程参与、深度介入各项政府事务,加强对全区法律顾问工作的培训、考核力度,确保部门法律顾问依法依规履行职责。

  (四)加强标准化建设,让行政执法更规范。利用本次全省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的机会,合理划定区、街两级执法机构的权责范围,继续下移执法重心。制定盐田区行政执法行为合规性指引,以标准化的形式统一执法流程、执法公示要求和执法监督等规范,为各项行政执法活动提供合法明晰的工作指导。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培训质量,以案例讲解和实操模拟的培训模式,提升执法队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构建多元纠纷化解机制,让矛盾化解更高效。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加强矛盾纠纷化解信息化建设。高效运营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开展专职人民调解员等级管理改革,打造专业、规范、高效的纠纷化解模式。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前端化解,探索政法机关法律服务数据资源协作共享,实现人民调解与行政复议、行政裁决、仲裁、诉讼等机制衔接。贯彻诉访分离、依法信访原则,探索和创新法制信访体系,建立信访违法行为惩戒机制。

  (六)扩大服务覆盖面,让公共法律服务更普惠均等便捷。进一步完善健全区公共法律服务三级实体平台,推动形成同区同策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为特殊人群、优抚对象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法律服务。探索支持深港合作的法律机制,推动深港法律事务合作平台、港澳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全年不歇业24小时不打烊”“智慧司法”网络平台,实现线上公共法律服务辖区全覆盖。

  (七)做强做优普法品牌,让法治宣教更入脑入心。丰富以宪法宣教为统领,具有盐田特色的法治宣教模式。制定年度普法工作要点,细化责任清单,纳入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考评。做强“深圳宪法公园”“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宪法先锋”等宣教平台,做优“司机大讲堂”“劳务工大课堂”“法治惠企”等特色普法品牌。持续扩大盐田法治宣教影响力,力争让盐田创建成为全省知名,全国具有影响力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