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盐田区民政局(区残联)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来源:盐田区民政局发布时间:2023-02-24

  2022年,盐田区民政局(区残联)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的工作部署,强化党建引领民生服务,着力抓好“基本民生保障”和“基层社会治理”两条主线,构建“弱有众扶、老有颐养、少有善护、社区有善治、社会有参与、服务有品质”的“六有”工作体系,积极统筹疫情防控与安全,全力以赴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推进民政民生各项工作真落地见实效。

  一、2022年工作成效

  (一)着力强化党建引领民生服务。

  坚持党建引领民生服务,持续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一是打造“进万家门、访万家情”民生关爱品牌,动员全区1600多名党员干部,主动上门走访辖区困难群众、特殊群体、优抚对象、老人代表等近万名群众,收集各类意见建议300多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二是开展“解忧暖心传党恩”行动,全局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社区开展“知民情解民忧、传党恩送温暖”探访慰问活动,对辖区40余户低保低边、困境儿童家庭进行走访慰问,通过结对帮扶的方式,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一体建设,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是坚持党建引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社会组织党委和支部换届选举,新成立党支部4家,进一步夯实社会组织“两个覆盖”工作成效;面向辖区老年人、特殊儿童家庭、残疾人、农民工等群体开展关爱慰问、公益书画、法律援助、环境保护等12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志愿服务季活动近50场次,服务居民群众8000余人次。

  (二)着力把基本民生保障网织得更精密。

  一是健全有温度的“弱有众扶”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发现、链接、统筹、实现四大机制,守牢民生保障底线。打造多维识别“弱”的发现机制,精准识别。加强困难和特殊人群关爱保障,推进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发现问题专项治理、困难家庭中特殊群众排查整治、规范兜底保障动态管理等专项行动,实现“应保尽保、应帮尽帮”。打造精准匹配“有”的链接机制,供需对接。成立盐田区特殊困难群体挂点服务工作专班并制定工作方案,用好用实“进万家门访万家情”,依托特殊困难群体入户探访,深入了解困难群众实际生活情况、思想动态和诉求,确保市、区临时救助和帮扶政策及时落实到位,穷尽办法解决困难群众实际困难。打造多元参与“众”的统筹机制,汇聚合力。创新慈善超市救助方式,修订《盐田区慈善超市帮扶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慈善超市管理工作,用好综合慈善超市“众益家园”,开展“爱心厨房”、边防慰问、“六一”走访等活动,打造“救助+慈善”服务模式;打造温暖救助“扶”的实现机制,强化服务。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改革,以沙头角街道为试点单位,按照“一平台、三个创新、四个品牌”的工作思路,完善政府、公益、慈善多渠道救助机制,丰富社会救助服务内涵,形成常规救助、专项救助、临时救助与慈善救助的有效衔接和持续发力;提升扶残助残服务水平,盐田区十大民生实事——盐田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为辖区残疾人提供“一站式”高质量服务。积极落实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积极推进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创立全市首个扶残助残关爱基金项目,募集基金60余万元,定向帮扶辖区有需要的残疾人。完成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筑牢残疾人保障防护网。赴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凌云县开展对口帮扶活动,为实现更广泛的残疾人共同奔小康贡献盐田力量。

  二是完善成色足的“老有颐养”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兜底型、普惠性、多元化、全流程、关爱型五大养老服务圈层。优化兜底型养老保障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纳入相应社会救助范围,并予以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长者助餐等服务的政策倾斜,优先免费提供服务,保障基本养老。发展普惠性养老供给。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点单式”居家服务供给,满足老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推广“餐饮企业社会化助餐”模式,提高助餐点覆盖率和使用率;优化“一中心多站点”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供“家门口”的养老服务。开展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探索机构居家相融合、医养康养相结合的专业养老服务,累计签约56人,形成的《家庭养老床位服务规范》将于年内形成深圳地方标准。推动多元化养老创新。推进盐田区十件民生实事——智能照顾养老服务,其中,智能养老服务为1500多名空巢独居孤寡高龄老人安装了智能养老设备,提供24小时紧急救助和健康监测,守护老人安全健康;长者助行服务在社区投放70台固定或机动轮椅,配合共享爬楼机服务,帮助行动不便老人外出,有效打通养老服务圈“最后一公里”;智享颐年服务中心开展智能养老设备展示体验与培训、数据采集、产品转介链接等服务,解决“银发鸿沟”难题。完善全流程养老监管。线上依托盐田智慧民政系统,实现长者食堂人脸识别、共享轮椅扫码取用、居家老人智能终端全天候守护、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实时定位,养老机构24小时全方位线上巡查等功能。线下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辖区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开展合同履约评价、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风险预警等日常监管与评估工作。强化关爱型养老服务。开展互助养老“时间银行”服务,构建“兼容并蓄、多元参与、公平竞争”的盐田时间银行服务体系,促进老人需求与志愿服务无缝对接,实现“邻里守望互助、关爱共享养老”。累计发展334余名志愿者,开展服务时长约1.2万小时。

  三是建立更贴心的“少有善护”儿童保护体系。落实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完善未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度、开展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面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困境儿童提供10万元保额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开展未成年人乒乓球夏令营公益活动、融合防溺水、防火、用电用气等安全教育融,激发未成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安全意识;持续做好“人人享有、便民优质”的残疾儿童康复与救助,为残疾儿童提供运动治疗、感觉统合训练、言语功能训练、小组课、作业训练等康复服务,累计服务近6300人次;为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累计服务1000余人次;累计资助少儿康复补贴、人工耳蜗配件及升级补贴、儿童保教费补贴等700余万元。

  (三)着力把基层社会治理新品质展示得更充分。

  一是构建广覆盖的“社区有善治”基层共建格局。持续开展“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组建督导人员队伍,加强督导培训,开展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运行保障机制,出台《统筹整合人员必要性事务清单》《盐田区“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协调推进“双百工程”;整合民生服务资源,协同党群服务中心社工项目,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政策、心理、资源、能力、社会融入等多元化、精准化、精细化专业服务。充分总结海山街道社工站试点经验和做法,申报市优秀社工站、省标杆社工站建设,打造盐田本土特色兜底民生服务模式。推进社区基层自治能力提升,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做好新一届社区居民议事会组建,积极引导居民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区民主协商;开展社区“万能章”清理专项行动,规范社区居委会财务制度、人员管理,切实把好人员“入口关”,做好正常离任村干部信息采集工作、资格认定和复审工作。民生微实事力求新成效,优化我区“民生微实事”运行工作机制并列入改革计划;持续加强项目监管,规范民微资金使用,避免超额立项,减少跨年支付,提高资金安排的统筹性、项目开展的标准化、验收评估的柔性调整,以民微项目激活社区居民自治的动力。

  二是打造品牌响的“社会有参与”基层共治机制。加强廉洁合规建设,打造社会组织廉润基地,通过“廉洁共学”“廉洁共行”“廉洁共谈”开展廉洁文化宣教活动,促进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发展;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组织发动120余家社会组织近2000名从业人员参与疫情防控,累计服务时长达10万小时,推动社会组织成为社区共同治理的生力军;加强综合监管,开展规范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专项整治工作、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行动、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专项行动、规范慈善财产投资活动专项行动等社会组织领域五项专项整治工作,确保社会组织正确发展方向,形成一批“党建好、管理好、发展好、信用好、廉洁好”的品牌社会组织,推动社区共治获得“新引擎”。

  三是提供质量优的“服务有品质”民生公共服务。“智慧民政”升级改造,成功对接入深圳市电子政务智慧指挥中心平台并接入市长办公室,不断提升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精细化水平;成功申报第二批广东省婚俗改革实验区,立足区域山海特色,举办2022年“囍•阅相伴、缘定余生”盐田区青年人才集体婚礼,首创“文化+婚俗”跨界融合的民生服务案例,倡导有温度、接地气的文明婚俗新风。拓展婚姻登记智能化、个性化服务,打造盐田婚登品牌。“520”高峰日办理结婚登记103对,创建区以来登记量新高;完成第四轮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及街道管辖范围、社区服务范围矢量化工作;妥善做好清明期间殡葬服务及疫情防控,规范华侨墓园墓位开发、销售、安葬监管、档案管理工作;全面完成区、街道残联和社区残协换届工作,推进基层残联组织改革和服务创新,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理顺工作体制、优化组织体系、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四)着力统筹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

  持续抓好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不断巩固提高特殊场所疫情防控效果和应急处置能力。一是织密扎牢全方位疫情防控网。迅速妥善处置“0323”疫情,严密抓好养老机构封闭管理,高频次和全范围开展核酸“1天1检”,单人单管。落实疫苗接种两个100%(适合接种老人100%接种和全体工作人员100%接种),修订完善“一场所一预案”突发应急预案。局领导带队,抽调机关工作人员并派驻保安到各养老机构大门外驻点值守,督导各机构严格落实全封闭管理和疫情防控各项政策,排查防控风险隐患,堵塞漏洞。二是关心关爱疫情防控区特殊群体。线上线下资源联动,因地制宜采取上门、电话、微信等形式,摸清特殊关爱人群底数,排查或回访低保、低边、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全面、动态掌握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基本生活状况和需求等,累计排查3000多人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提供心理援助、政策咨询、生活保障等各项暖心服务;开通3条养老机构心理援助热线,加强对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的心理疏导,纾解焦虑恐惧情绪。三是筑牢盐田防疫慈善阵线。汇聚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志愿者等力量,联动开展疫情防控期间系列关爱行动,2022年以来接收各类社会捐助物资450余万元,用于疫情防控、民生关爱等一线服务。四是从严从实守牢安全生产防线。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强化督查检查,深入推进民政行业服务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督促民政行业服务机构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培训30余次,覆盖1200余人次,全力守护民政行业各服务机构安全平稳,切实维护广大民政服务对象生命财产安全,全年未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我局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增进福祉,凝聚民心;厚植民生,服务大局”的工作目标,不断提高民政工作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融合度,深度聚焦“一老一小一残一弱”,全力推动“一个品牌、两个重点、三项行动”,在服务盐田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民生温度。

  (一)一个品牌,凝心聚力。

  用好用实“解忧暖心传党恩”民生关爱品牌,找准“基层走访”切入点,发挥“大数据+铁脚板+网格化”实效,深入走访摸排困难群众、独居老人、困境儿童等群体;抓住“民情民意”着力点,全面掌握走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思想动态和诉求,了解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围绕“办好实事”落脚点,建立民政政策清单、服务清单和需求清单,打通需求与资源的对接通道,实现政策普及、资源整合、供需匹配,提高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让“解忧暖心传党恩”品牌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凝聚民心聚集民力的“集结号”。

  (二)两个重点,服务大局。

  一是持续深化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探索“政府救助+慈善救助”相衔接,丰富社会救助“一件事”惠民联办事项,积极建构“物质保障+生活服务+精神需求+能力提升”的全方位救助体系,形成品牌化特色化发展路径,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持续营造民生幸福、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盐田经济社会发展补齐短板、兜牢底线。

  二是助力构筑国际知名婚礼首选地。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世界级旅游消费目的地目标,立足区域山海特色,联动图书馆、城市公园等优质文旅资源,以规划建设小梅沙婚礼主题公园为契机,力推建成“大湾区最美最浪漫”的网红打卡结婚胜地,形成集登记、摄影、展会、活动、娱乐的一站式婚庆产业链,打造国际知名婚礼目的地,提升民生公共服务质量的同时,带动辖区婚庆服务全流程产业发展,实现服务促产业、政务促商务、民生促经济,助力盐田旅游经济增长和全域全季旅游示范区建设

  (三)三项行动,增进福祉。

  一是优化“一老一小”服务关爱行动。以“服务对象精准化、服务流程精细化、服务内容精致化”为指引,打造“机构示范引领、社区设施完善、居家多元供给”的养老环境,形成“15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兜底型)推进特困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健全独居空巢失能高龄等特殊老年人巡访关爱与居家安全机制;(普惠型)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试点社区长者食堂,推进“物业+”“家政+”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个性化)推动智慧养老服务升级,探索家庭养老床位和家庭病床“两床融合”政策,激发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活力;探索建立困境儿童综合反应机制。

  二是完善残疾人服务保障行动。“普惠+特惠”抓好惠残政策落实,提供多元公共服务,畅通诉求渠道,强化法律救助,着力解决残疾人普遍性、特殊性的利益诉求;拓展线上+线下“志愿助残”等群众性活动,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现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服务率100%;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确保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率100%。

  三是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精品行动。提升社区服务品质,打造一批标准化“民生微实事”示范项目;优化社会工作品牌,争创省级标杆社工站;发挥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的“末梢”作用,融合社康站点功能,提升社区老年人健康关怀等基层治理能力;打造社会组织精品,实施“创益计划”“闪耀计划”“星火计划”,形成一批公益精品项目,不断做优民生公共服务,办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政事务。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