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盐田区水务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来源:盐田区水务局发布时间:2022-02-08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创新改革工作亮点纷呈。一是建成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继2020年创建成为“广东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后,进一步深化用水器具节水改造、节水载体创建等节水措施,推动用水效率达国家先进水平,成功获评“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二是河湖长制长效管理示范成效初显。在2020年度市河湖长制考核获全市第一的基础上,全市率先制定河湖长制考核细则、基层河湖长工作指引等一批制度规范。三是高效完成全市移动执法试点探索。作为全市2家试点单位之一,积极推行、完善“网上办案系统+移动执法APP+执法终端”三位一体的智能化、高效化办案模式,为全市推广移动执法奠定了基础。

  (二)精细管水护水成效突出。一是持续巩固全市最优水环境。辖区盐田河、沙头角河等主要河流保持地表水Ⅱ类,沙头角湾、小梅沙湾近岸海域水质提升稳定在海水一类。二是实现污水零直排示范。深化排水管理进小区,所有新建小区严格实行供排水设施建设全流程管控,强化排水户等涉水污染源头管理整治,率先完成污水零直排任务。三是圆满完成市水污染治理任务,全区排水户一户一档全面纳管,经营性涉水排水户持证率先达100%。四是坚持“服务先行+执法兜底”的监管模式。在项目开工前主动上门宣讲涉水事务办理及违法成本等,年度累计指导21个重大项目建设,行业守法意识和水平显著提高。

  (三)居民涉水获得感再上台阶。一是在全市率先实现居民小区抄表到户和智能水表全覆盖,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已全部完成改造并移交供水企业统一运维,自来水直饮从先行示范走向全覆盖。二是完成一批小区供排水管网改造,有效解决了部分小区由于前期开发商建设质量问题导致频繁爆管及因物业等运维管理不到位导致的雨污重新混流、管道淤堵、污水外冒等问题。三是通过下沉、改迁、设置美化箱等方式,高标准改造辖区315个水表组,其便利性和美观性大幅提升。四是再添盐田特色碧道,指导城管、工务等部门,合力建成翠岭、红花沥、三洲塘水库碧道等盐田特色滨水碧道。五是海绵城市建设品质持续提升。全面实行项目全周期分级管控督办,沙头角-海山片区实现整体达标,建成区43%面积达海绵城市标准。

  (四)行业安全根基更加牢固。一是编制、完善全区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等应急预案,合理布设抢险物资仓库、应急物资装备,组建水利设施抢险和应急抽排水队伍,极端天气灾害应急能力不断提升。二是坚持对各类水务设施开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重点防御易出险部位,科学开展调度,成功抵御50轮暴雨和4轮台风灾害,未发生设施损毁出险情况和明显积涝。三是强化地面坍塌隐患排查整治,作为区地面坍塌防治办公室,组织各成员单位完成12轮地下管线、道路地面坍塌隐患排查,开展排水管网检测和市政道路三维探地雷达检测,及时处置地面坍塌事故2起,均为一般级且无人员伤亡。四是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督促发现的隐患迅速整改形成闭环,持之以恒抓实水务行业疫情防控。2021年以来,辖区水务行业运行平稳。

  二、2022年工作思路

  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感恩奋进、锐意进取、乘势而上,努力打造人水和谐生态水务发展先锋。

  (一)强化供水保障,持续打造全域节水典范。

  一是完善双水源供水保障,推动沙头角水厂第二水源工程建设,适时启动盐田港水厂及区域供水泵站扩容升级。二是科学有力开展抗旱保供水,细化行业用水精细管理,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探索区域分质供水,进一步深化节水载体创建,争创节水示范标杆。三是结合抗旱保供水工作,转变加大对供水、节水等领域的专项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强化典型案例曝光,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

  (二)筑牢安全底线,全力建设韧性滨海城区。

  一是持续构建“蓄、滞、截、排”立体防洪排涝体系,完成新一轮山洪截排设施和暗渠暗涵拉网式排查,实施一批水库、山塘、管渠提标,结合小梅沙等更新项目提升新建片区整体防洪潮能力。二是依托智慧水务强化预报预警和指挥调度,优化物资装备和应急力量配置,进一步健全基层群防群治机制,重点提升极端灾害天气和超标准降雨应对处置能力。三是健全“服务先行、行业共管、执法兜底”的水土保持监管模式,充分利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确保辖区高速开发建设过程中不发生大的水土流失事件。统筹压实地面坍塌防治责任,强化科技检测运用,做到隐患早发现早治理早消除,提升大的地面坍塌事故处置能力。五是健全水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强化隐患清单化责任化闭环整治,推动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三)深化精细管理,确保优良水质稳中有升。

  深化专业排水管理进小区,完成一批老旧小区“雨混污”排水管网修复,抓实新建小区供排水设施全流程管控。二是强化陆海统筹,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持续开展重点面源污染整治。不断完善河湖水质异常监测和污染溯源排放查处的联动机制,持续巩固最优水环境,确保优良水质稳中有升。

  (四)强化系统思维,打造水城共荣魅力河湖。

  一是加快塑造高品质城区绿色空间,结合水库除险加固与开放共享,逐步打造一批美丽河湖典范,再建一批盐田特色滨水碧道,不断拓展亲水空间、提高亲水品质。二是进一步深化河湖长制长效管理示范创建,持续构建完善权责明晰、部门联动的涉水管控体系。三是全周期分级管控、全面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动海绵达标向示范跨越。

  (五)优化涉水管控,提升民生幸福感获得感。

  一是优化水政执法交底模式,结合行政检查等契机,多渠道开展涉水法规宣教,不断提升监管对象的守法意识和守法水平。多管齐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于屡教不改、影响恶劣的,坚决顶格处罚,做到“处罚一个,震慑一批”。二是深化水环境教育基地建设,拓展水生态宣教载体,打造河湖云讲堂品牌活动,强化公众监督参与、营造共建共享氛围,加快构建全民绿色低碳行动体系,强化全民乐水、享水幸福感。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