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盐田区卫生健康局发布时间:2021-03-16
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社区健康服务管理办法的通知》(深府规[2020]4号)、《市医改办关于制定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设置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为加强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区健康服务提质扩容,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切实满足辖区人民最基本的民生需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社区健康服务扩容提质为抓手,深入推动卫生健康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补齐基层卫生健康资源短板,提高社区健康服务质量,有效推进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增强居民对基层卫生健康发展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利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社康机构规模小、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等瓶颈问题,填平补齐社康机构在硬件设施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到2025年,实现社康机构网点布局优化、业务用房面积扩大、业务用房租赁率降低的目标。
(二)具体目标。到2025年,全区正常运作的社康机构总数达到20家,实现“一社区一社康”。建设一家达到国家标准的社康中心、建设一家市级示范社康中心,努力建设一家社区医院,推动辖区社康机构服务能力取得跨越式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合理做好社康机构网点布局
1.社康机构总体规划
综合考虑辖区国土空间规划、社区人口分布和结构、现有医疗机构数量和布局等,制定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实现布局相对合理,资源利用充分,居民健康需求可及的社区健康服务网络。加强社康机构能力建设,确保每个街道建设1-2家业务用房≥1000㎡的区域性(一类)社康中心,每个社区建设1家社康机构,打造15分钟社区健康服务圈,实现社区居民健康服务管理全覆盖。社康机构规划具体数量见表1。
表1.2025年盐田区各街道社康分类规划表
综上,盐田区到2025年实现“一社区一社康”的任务目标,具体规划如下:
(1)区域(一类)社康中心有5家,分别是田心社康中心、梧桐社康中心、东海社康中心、明珠社康中心、东海岸社康中心。
(2)二类社康中心有4家,分别是桥东社康中心、田东社康中心、海桐社康中心、小梅沙社康中心。
(3)社康站有11家,分别是沙头角社康中心、东和社康中心、海涛社康中心、鹏湾社康中心、永安社康中心、盐田社康中心、沿港社康中心、盐田港社康中心、大梅沙社康中心、滨海社康中心、中英街社康中心。
2.社康机构覆盖社区规划
根据市医改办《关于印发各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改革发展任务清单(2019年)的通知》文件精神,持续推进社康机构网格化管理,至少保障一个社区建成一个社康机构、每个街道至少配置1家一类社康中心、企事业单位根据需求配置社康站。目前我区已有的14个社康机构,仅覆盖12个社区(其中东港印象社康、明珠社康均覆盖明珠社区;盐田港社康仅服务企业内部,不覆盖社区),另外田心工业区城市更新项目将拆除桥东社康中心,桥东社区的基层健康服务也将出现空缺,因此需新建8家社康机构(覆盖桥东、田心、东和、鹏湾、梧桐、海桐、滨海、大梅沙社区),才能保证达到一社区一社康的要求。“十四五”期间需新增的社康机构具体数量见表2。
表2.2025年盐田区各街道社康分类规划表
综上,十四五期间,盐田区社康机构规划建设情况如下:
(1)保留社康机构4家,包括保留盐田社康中心、沿港社康中心、盐田港社康中心、中英街社康中心。
(2)搬迁社康机构7家,包括搬迁沙头角社康中心、田东社康中心、海涛社康中心、永安社康中心、东海社康中心、明珠社康中心、小梅沙社康中心。
(3)变更社康机构1家,为东海岸社康中心。
(4)新增社康机构8家,包括新增田心社康中心、桥东社康中心、东和社康中心、鹏湾社康中心、梧桐社康中心、海桐社康中心、大梅沙社康中心、滨海社康中心。
3.社康机构业务用房来源规划
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社区健康服务管理办法的通知》(深府规〔2020〕4号)文件要求,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城市更新、住房建设等相关部门在规划编制新建住宅小区、城市更新和棚户区改造等新建、改建建设项目时,应当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社康机构设置规划等预留社康机构用房。城市建成区未配置社康机构用房或用房不符合标准的,区人民政府应当通过购置、免费提供或者租赁等方式,对纳入辖区社康机构设置规划的社康机构用房予以保障。十四五期间需新增社康机构8家,目前已明确社康业务用房6处,未明确社康业务用房2处,各街道社康数量及城市更新项目数量见表3。
表3.盐田区各街道城市更新项目规划表
4.租赁性质社康机构业务用房物业置换规划
在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社区配套用房等项目中解决新增社康机构业务用房,并逐步淘汰置换原租赁性质的社康机构业务用房。按照统筹考虑,相对集中的原则,提升政府配套用房比例,降低财政租赁经费。目前已经确定的城市更新项目中可置换租赁性质的社康机构有4家,另需新增8处社康业务用房。全部投入使用后,业务用房政府提供物业占比从50%提高到85%,租赁率从42.9%降低至10%,企业无偿提供占5%,具体情况见表4。
表4.租赁性质社康机构业务用房物业置换后盐田区各街道
社康机构规划表
综上,十四五期间,盐田区社康机构业务用房将逐步降低租赁率,到2025年,除了田东社康中心为物管中心租赁用于社康用房、沿港社康中心因棚改项目进度缓慢暂无法置换为政府物业、盐田港社康由企业提供外,其他社康机构均为政府物业。
5.社康机构业务用房面积提升规划
目前社康机构业务用房在1000㎡以上的有3家(桥东、盐田、大梅沙)、400-1000㎡的有7家(中英街、海涛、田东、沙头角、沿港、永安、东港印象)、400㎡以下的有4家(小梅沙、明珠、东海、盐田港)。通过物业置换和新增社康达到20家后,业务用房面积在2000㎡以上的占25%;1000-2000㎡(含1000㎡)以上的占40%;1000㎡以下的占35%(尚未明确业务用房的桥东社康中心、东和社康中心预计用房在1000㎡以下)。从比例中可见城市更新项目主要提升了2000㎡左右的社康业务用房,填补了盐田区没有2000㎡以上社康机构的空白,实现从无到有的改变,社康机构规模和整体服务能力得到极大改善。具体情况见表5。
表5.社康机构业务用房面积提升后盐田区各街道社康
业务用房分类表
综上,十四五期间,盐田区社康机构业务用房面积将得到跨越式发展,具体如下:
(1)2000㎡以上社康机构有5家,分别是田心社康中心、海桐社康中心、东海社康中心、明珠社康中心、小梅沙社康中心。
(2)1000-2000㎡(含1000㎡)以上社康机构有8家,分别是沙头角社康中心、田东社康中心、梧桐社康中心、鹏湾社康中心、永安社康中心、盐田社康中心、大梅沙社康中心、东海岸社康中心。
(3)1000㎡以下社康机构有7家,分别是桥东社康中心、东和社康中心、中英街社康中心、海涛社康中心、沿港社康中心、盐田港社康中心、滨海社康中心。
(二)切实提升社康机构资源配置
1.提升社康机构服务能力。通过“三个一”工程,提升社康机构承担辖区居民基本健康服务能力水平。
一是努力建设一家社区医院。坚持防治结合的功能定位,以满足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主线,建设一家医防能力强、服务水平优、群众满意度高的社区医院。
二是建设一家达到国家标准的社康中心。对照“优质服务基层行”标准,加强资源配备和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服务同质化。突出重点,狠抓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提高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中医药服务和医疗康复能力。防治结合,强化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
三是建设一家市级示范社康中心。加快补齐资源短板,持续改进社区健康服务质量,创建一家机构管理规范、运行机制科学、社会效果显著、人民群众满意的示范社康中心,打造社区健康服务标杆。
2.改善社康机构服务环境。按照规模适宜、功能适用、装备适度的原则,不断加强社康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在新改扩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满足满足诊疗服务功能和人文关怀双重需要。加强硬件设施改造投入,在保障基本设备配置齐全的情况下,合理配备并及时更新医疗和信息化设备,改善社康机构诊疗条件。鼓励社康机构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配置部分高端设备,提高辖区居民就医体验感。
3.提高社康机构“哨点”监测水平。在新建的一类社康中心,按照“可设尽设、布局合理、条件合格、工作规范”的原则,规范设置和运行发热诊室,严格落实预检分诊,提高社康机构对传染病患者的发现和预警能力,真正发挥“哨点”作用,确保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下实现对发热患者的登记、筛查、隔离、报告、治疗、转诊等功能。
(三)持续优化社康机构“1+N”运营模式
1.夯实社康管理基础
坚持推行、优化完善社康中心“1+N”管理模式,即1家区域社康中心管理N家社康站。每个街道重点建设1-2家涵盖所有基本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1000㎡以上的一类(区域)社康中心,其他二类社康中心和社康站,由区域社康中心统一管理,确保全区社康中心医疗资源能够得到全面整合,逐步提升运营效率。
2.落实社康管理责任
本方案规划中未覆盖的社区,在规划的社康机构正常营业之前,其居民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原则上由临近的社康机构负责。待该片区的社康机构规划建设落成后,再转由相应的社康中心负责,具体为:
1.田心社区、东和社区暂由桥东社康中心负责;
2.鹏湾社区、梧桐社区暂由田东社康中心负责;
3.海桐社区暂由东港印象社康中心负责;
4.滨海社区、东海岸社区暂由大梅沙社康中心负责。
四、保障措施
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新建住宅小区、城市更新和棚户区改造等新建、改建项目中的社康机构公配用房建设,认真组织落实。区发展改革局、区住房建设局、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盐田管理局等部门要优化审批流程,建设单位要加强项目建设和进度管理,强化指导、督查,确保圆满完成社康机构十四五规划设置任务。
强化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责任,完善财政投入机制,不断加大卫生健康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将社康机构建设的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按当年实际建设需求及时、足额安排项目资金。拓宽投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发展,保障社康机构等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高标准打造15分钟社区健康服务圈。
加快推动社康信息“三协同”工作,即社康机构与举办医院、社康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社康机构与市民(APP)信息协同。推进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实现心电图、B超、影像等检查项目“社康检查、医院诊断”,以信息化手段推动社康机构实现跨越式发展。
附件:2021-2025年盐田区社康机构设置规划明细表
附件:
2021-2025年盐田区社康机构设置规划明细表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