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是新冠肺炎易感高危人群,防护意识相对淡薄,身体免疫功能薄弱,也是一个容易被遗忘的群体。养老院更是老人聚集的地方,做好疫情防控显得尤为重要。2月11日,记者实地探访盐田区社会福利中心,了解养老院的老人们在疫情下鲜为人知的日常生活。
例行储备防护物资
疫情突发后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2月11日上午10时,在福利中心入口处,记者看到,由4名安保人员和1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值守队伍,正各司其职对员工车辆、快递物品等进行消毒、监测。在记者完成体温测量及信息录入等后,值守人员以“外来人员一律禁止入内”为由,要求记者在指定区域内完成此次采访工作。
“福利中心的老年人相对集中、抗病毒能力弱、自我防控能力差、容易被感染,属于易感高危群体。”福利中心颐养院院长何亮向记者解释道,为把传染源挡在门外,福利中心早在年前就立下了“谢绝来访,严控外出”的规矩。
“要坚持熬过一个冬,老人们才算平安度过这个年。”何亮告诉记者,冬春时节往往是老人等弱势群体较易患病的时节,为了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每一年,福利中心都会提前制定针对流感等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控预案,并提前购置防护物资。
2020年元旦刚过去,福利中心和往年一样,早早就制定了冬春季节流行性疾病应对方案,并备齐了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防护物资。谁也不曾想到,愈演愈烈的新冠肺炎疫情,却让这些本来备作急用的防护物资派上了大用途。在“一罩难求”的关键时期,福利中心的护理人员们靠着这些防护物资,有力地保障了福利中心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许多准备回家过年的员工也主动退掉车票,正常排班上班,与老人们一起并肩作战,参与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何亮对此深表感动。
细分细化防控举措
住院老人返回后需隔离观察
据悉,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福利中心及时编印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方案》,针对不同工作岗位、不同类型人员、工作生活等各个环节,以及老人护理等多个方面的防控工作进行了重点细分、细化了防控举措。同时,该中心还多次组织专业医护人员对全体员工,尤其是一线护理员进行系统化培训,确保了防控工作的顺利推进。
“在人员管理方面,我们第一时间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排查和重点筛查,确保身体健康且没有重点疫区及人员的接触史后,才能返岗上班。”何亮表示,为应对疫情,该中心实行了一系列严格的管控标准,要求员工每天上、下班测体温并做好登记,如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则暂停工作;劝说湖北籍护理人员暂勿回家、已回老家的暂时不回来;从非重点地区返回人员需主动登记个人情况,解除居家隔离后,再返岗上班。为尽量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最大程度规避输入性病例风险,该中心还要求少部分外住工作人员上下班尽可能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尽量选择自驾车或骑行电单车出行。
福利中心在住老人平均年龄达84岁,为了加强特殊时期的防护管理,目前,该中心还升级了多项防护举措。“这里除了常驻有4名专业医生和7名护士,进行轮班24小时值守外,我们还重点针对一些‘住院老人’,制定了详细的健康监测与管理。”据悉,这些因慢性病住院治疗后的老人,均需在福利中心内进行隔离期管理,在密切观察身命体征14天,经评估体征正常后才能解除隔离,恢复正常看护。
实行“全封闭”管理
缓解老人“宅”出心病有妙招
何亮介绍说,按照往年习惯,年前,有部分家属会将老人接回自家过年,年后再送回福利中心。“随着新冠肺炎愈演愈烈,我们也及时根据上级部署,调整了管理方案,但推行起来却有一些困难。”何亮向记者举了个例子,如对于已经回家且有完全自理能力的老人,为避免交叉感染,目前要求是暂时居家照料,暂缓回到养老机构,但个别老人早已将福利中心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自己要求回到福利中心,亲属也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坚持将老人送了回来。“对此,我们严格按照防控要求,对老人进行劝解,尝试与家属反复沟通。但是,看着老人急切想要回来的心情,我们内心也很是纠结与无奈,只有不停地、耐心地一再解释说明,好在家属和老人最终还是表示了理解。”
老人停止室外活动、家属停止探访、外来人员禁止入内、禁止老人临时离院回家、内部护理人员不得私自外出……1月26日起,盐田区福利中心就全面实行了“全封闭”管理。与此同时,为了缓解老人们因长期“宅”在室内产生的不适感,医护人员通过引导老人观看电视新闻、讲解防护常识等方式,反复耐心给老人进行讲解,说明利害关系。争取老人理解和支持的同时,考虑到原本每周末的探视时间会因疫情中断,极易导致老人出现心理上的缺失感,福利中心建议家属采用电话、视频的方式来探望老人,并鼓励老人通过语音视频等方式与家人联络交流感情,来充实这段特别的“全封闭”时光。
“最近是防疫特殊时期,尽量不要出门,要勤洗手,保持好心情。”每天,护理人员都必须戴上口罩,多次为这里入住的每一位老人监测体温,进行详细记录,并适时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心理和紧张情绪。何亮告诉记者,除了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上班期间均需佩戴口罩外,福利中心还安排专人每天对公共区域定时进行紫外线消毒或雾化喷射消毒,对老人房间、电梯、扶手等区域进行擦抹消毒,配合开窗通风等方式,减少空气中病毒含量密度……这段时期,大家都严格按照“工作清单”标准化落实,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对于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期老人们的“饮食起居”工作,何亮表示,每天清晨六点,“一对一”的送菜公司将蔬菜送至大门外的交界处。“为了加强特殊时期管控,尽可能降低感染可能性,我们将交接点移至大门外200米处,在对蔬菜进行腾挪换篮和封膜消毒处理后,厨师再运送至食堂进行再加工处理。”此外,对于菜式,福利中心也进行了适当调整。“力求在清淡饮食、易消化的基础上,满足老人的营养需求,做到科学膳食,进一步增强老人的抵抗力。”(来源: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