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盐田区妇联(区妇儿工委办)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力打造“深港合作范例、产业创新热土、民生幸福样板”方向任务,聚焦有效发挥引领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争先,坚定不移做好党的妇女工作。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凝心铸魂,着力筑牢妇女群众思想政治根基。理论学习夯基固本。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抓牢政治理论学习,全年安排“第一议题”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49次,组织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22场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加强纪律建设,引导教育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严守党纪底线。思想引领凝心聚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发动各级妇联执委成立巾帼宣讲团,开展线上线下全矩阵多层次巾帼宣讲,掀起妇联系统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深化网上妇联阵地建设,聚焦扩大影响力覆盖面,重构宣传、联系、服务网,“巾帼大学习”专栏阅读量达50余万人次,传递向上向善的巾帼正能量。巾帼典型示范引领。培塑省三八红旗手1名,开展“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高质量举办致敬最美巾帼奋斗者大会,讲好巾帼典型故事,组织市级巾帼文明岗标兵岗交流座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激励妇女积极投身产业创新,建功立业。
(二)主动作为,发挥组织优势服务中心大局。彰显产业兴盐“她”担当。广泛联系女企业家穿针引线,内引外联挖线索,以商招商促落地,圆满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实施巾帼就业创业行动,举办全职妈妈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周大福集团设立“妈妈岗”。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联动开展婚恋托育服务,支持女科技工作者从容投身创新事业。凝聚“三新”领域“她”力量。深入走访调研,制定“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工作方案,分类组建工作专班,有形有效推进盐田街道物流行业、同伴家庭教育服务中心等26个“三新”领域组织成立妇女组织,提前完成市级第一批任务清单。贡献深港合作“她”智慧。深化深港妇女交流合作机制,搭建平台开展深港妇女融合发展联谊座谈、港籍爱心妈妈助力“百千万工程”等共建交流活动10余次,不断密切深港妇女交流往来,增进情感联系。
(三)精准有效,全力构筑妇女儿童维权关爱服务网。健全妇儿权益保障机制。构建全流程闭环办理维权工作模式,高效衔接民诉平台,严格落实“每周一议”,处置涉妇女儿童权益案事件195宗,按时办结率、首次办结满意率双100%。完善维权关爱系统及大屏信息分析功能,建立权益保障+舒心驿站双季报分析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联动区教育局建立健全“校社双向发现—多方联动处置—家庭共同参与”未成年人重点关爱闭环机制,为重点个案提供关心关爱、帮扶转化服务,促进8个重点个案实现身心健康积极转变。持续开展反家庭暴力、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壮大基层调解力量,“护苗团‘三有五老’深度解烦忧案例”被评为深圳市妇联十大维权示范案例。倾力关爱困境妇女儿童。完善重点妇女儿童关爱数据库,一人一策、动态管理,精准关爱帮扶困境妇女儿童246人次。连续第13年开展单亲困难母亲(冠懋)关爱基金“圆梦行动”,全市率先实施困境儿童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组建“1+N+1”158名爱心妈妈团队,实现在册困境儿童、孤独症儿童、留守儿童及两类女童结对关爱全覆盖。新设5个暖“新”服务点,发放关爱物资4000余份,“盐田女性暖‘新’服务项目”获评深圳关爱行动示范项目。
(四)精耕细作,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取得新突破。大力弘扬家庭文明新风。常态化寻找“最美家庭”,开展“最美家联盟”行动,参与家庭教育互助服务15场次,与新疆塔县全国最美家庭结对联谊,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内涵。组织开展“家教润童心”等家风家教实践活动300余场,协同开展“最美家庭盐音话廉”家庭助廉活动,用声音传递廉洁文化,为文明盐田建设凝聚“家”力量。深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成立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成19个社区家庭教育服务站,永安社区家长学校入选市级社区家长学校示范点,联合法院成立家庭教育专业指导工作室,建成纵向三级、横向多点的家庭教育阵地网。新建“最美家联盟”区级家庭教育服务队,招募家庭教育专业志愿者52名、家长志愿者300余名,壮大家庭教育服务力量。高质量举办“好家成长计”“寻计赋能 同伴成长”家庭教育主题分享活动,开展社区家庭教育服务活动122场次,“‘同伴成长’家长寻计沙龙”荣获深圳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五)协调联动,推动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高标准召开全区妇女儿童工作会议,整体部署妇女儿童发展工作。全面启动“两个规划”指标统计监测,制定区级规划指标体系,开展2020-2023年统计监测,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落实完成指标任务。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区建设。落实市政府民生实事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任务,精心组织儿童友好社区日活动139场、儿童友好成长营等活动68场,指导桥东社区等6个社区参加儿童友好社区评估,超额完成2024年60%的市级目标。着力促进儿童广泛参与,建立健全社区儿童议事会工作机制,培育儿童议事员400余名,区妇联“盐童共参YU 童议无障AI”盐田区儿童议事会项目被推荐至市儿童友好社区典型案例集,“从一米高度看城市”已成为社会共识和集体行动。
二、2025年工作重点
2025年,区妇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妇联改革,增进妇女儿童福祉,推动盐田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铸牢妇女群众信仰之基。强化政治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巾帼心向党”学习教育活动,分层分类抓好“巾帼大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妇女与党同心、跟党奋进。强化网上妇联力量。推进智慧妇联建设,积极参与构建数字化妇联工作大平台、打造“深i她”数智妇联品牌,做强妇联融媒体矩阵,创建网上妇联精准服务体系,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激发妇女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正能量。
(二)坚持服务中心大局,引领巾帼建功立业。多措并举支持巾帼建功。有效发挥妇联组织“联”优势,积极开展“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搭建平台开展女企业家交流联谊,促进资源共享,凝聚产业兴盐巾帼力量。推进巾帼创业就业行动,加强就业指导与职业技能培训,推广“妈妈岗”“育儿岗”等新就业模式,帮助低收入、因生育中断就业等特殊困境女性灵活就业。深入挖掘培树典型。延伸拓展巾帼典型选树模式,培育省级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文明岗等巾帼典型,构建典型人物宣传新机制,发挥历届巾帼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探索成立三八红旗手工作室,讲好三八红旗手、巾帼文明岗等优秀典型故事,展示“她风采”,提供“她服务”,更好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激励指导广大妇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奋发有为、奋勇争先。
(三)持续织密维权关爱服务网,全力保障妇儿合法权益。凝聚合力保障妇儿权益。积极联动多方力量,持续动态管理妇女儿童和家庭数据库,优化妇女儿童维权关爱智慧系统,升级12338妇女维权热线,深化舒心驿站“1+2+1”心理服务模式,推动社区婚调室建设,持续开展妇儿权益隐患问题“回头看”,加强涉妇儿权益风险弱信号捕捉,强化矛盾纠纷化解三级联动,提升源头发现、早期控制和集成处置能力,推动维权工作做在平常抓在经常落到基层。协同做实维权关爱服务。加强各类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关注特殊困难妇女群体,常态化开展关爱慰问。健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机制,加强与爱心企业家、慈善会联动,拓展公益服务资源链接,多领域多元化扩大“帮扶圈”,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妇女儿童身边。深化“妇联+”未成年人关爱帮扶工作机制,联动教育、卫健、民政及公检法等部门,发挥家庭教育专业指导工作室、蓝色驿站家庭教育联系点作用,助推未成年人重点关爱帮扶转化取得实效。
(四)持续深化家庭建设,构建家庭参与基层治理新格局。深化弘扬家庭文明新风尚。建好用好家教家风实践基地,常态化寻找“最美家庭”,大力宣传典型事迹,深入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家庭助廉”等家风家教主题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盐田家庭落地生根。深入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动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区中小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融合发展,指导街道建设家庭教育服务中心,强化“1+4+19+N”家庭教育阵地网,扎实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组建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依托市家庭教育专家库,增强讲师团、护苗团专业力量,开发家庭教育精品课程,打造“‘同伴成长’家长寻计沙龙”家庭教育品牌升级版,持续提供更加普惠多元、精准便捷的家庭教育支持服务。强化家庭参与基层治理动能。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持续推进“最美家联盟”行动,建立健全阳光家庭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推动街道成立志愿服务队,鼓励社区成立家庭互助会,挖掘家庭教育、心理服务、法律援助等领域优秀志愿者,开展阳光家庭志愿服务,引导更多家庭从“小家”融入“大家”,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共建温暖社区。
(五)持续推进妇联改革,拓展妇联组织工作有形有效。深化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加强党建引领“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会同区委社工部制定工作方案,建立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全面摸排、细化举措,分步分时、分众分类推进集中组建,力争到2025年底,区“两新”工委直属(行业)党委妇联组织100%建成,基本实现已成立党组织的“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全覆盖。强化妇联队伍能力建设。健全妇联执委履职工作机制,建设执委工作室,实施“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抓好基层妇干培训轮训,提升做好党的妇女工作的能力水平,当好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得力助手、妇女群众信赖依靠的温暖娘家。
(六)持续实施两个规划,推动妇女儿童全面发展。凝聚合力优化环境。以高标准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为牵引,推动妇女儿童家庭工作纳入十五五规划统一部署,科学开展指标统计监测,及时收集整理数据信息,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推动妇女儿童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协同构建妇女儿童全面发展友好环境。着力提升儿童友好实践。对标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高标准完成儿童友好社区全覆盖目标任务,结合街道实际和社区特色,打造“自然+科技”儿童友好实践路径,推动暗径村、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区创建儿童友好基地,以儿童友好绘就“山海港城”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