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拼经济扛指标。一是经济指标忧中有喜。前三季度,受黄金价格影响,黄金珠宝产业整体大幅下滑拖累规上工业增长,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20%,;工业投资增速35.23%,高于全市增速29.7%;工业技改增速49.5%,高于全市增速16%,全市各区排名第四;农林牧渔业实际增速430%,完成400%目标任务增速全市各区排名第一;实现“小升规”10家,为近5年来最多。二是固投同比稳步提升。紧盯全年34亿元固投任务,全局组成四个攻坚责任组,全力促成城投20小区、蚂蚁工场项目加快落地,推动优质产业空间试点、金雅福等项目加大建设力度。三是保税LNG加注进展显著。深圳港LNG加注时间从18小时降至10小时,首次实现国内“一港双船”同时安全加注。首次加注以来,已安全开展船对船LNG燃料加注55单,完成加注量23.64万立方米。
(二)统筹拓空间严监管。一是高效推动产业项目遴选。对接规资部门全面掌握盐田区潜在产业用地资源,精准摸排企业现状,极限压缩流程时间,顺利完成工业零部件柔性敏捷先进制造重点产业项目遴选工作,为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完成国际供应链智慧服务综合体一般产业项目审议工作。二是优化产业用房政策。出台实施《盐田区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实施细则(修订)》(深盐府办规〔2024〕2号),放宽入驻领域并降低入驻门槛,降低产出贡献要求及享受租金优惠的条件,增加了入驻企业装修免租期,提高了创新型产业用房的招商吸引力和入驻使用率。先后协助5家新企业入驻创新型产业用房,跟进做好19家企业履约考核和续租管理工作。三是严格产业监管。严格合景同创广场、原沙头角保税区和海智云谷科技广场的工业楼宇受让企业资格条件审核,近年来受理12家企业的审核申请。
(三)高位抓帮扶助振兴。一是大力推动RCEP盐田中心建设。支持RCEP国家馆运营,与14个国家29家企业洽谈入驻事宜,接待8个国家13个企业来访,6个国家6家企业意向入驻,波兰1家企业已入驻。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引进“深农码”在盐田先试先行。二是高位推动“百千万工程”。先后召开1次区委农办会议、3次对口办会议以及4次“百千万工程”产业专班会议,协同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工作等各项工作,在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排名第二,取得良好等次。三是扎实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按规定组织区领导与对口地区互访。推动东源县多年生水稻种植示范基地从500亩扩展到5000亩,引入深圳市绿森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共建“共富农场”,2023年产业转移考核中盐田-东源被评为优秀。协助广西两县共建产业园区7个,乐业县3000亩高山蔬菜产业示范基地、万亩猕猴桃、万亩芒果、万亩油茶等农业产业园项目提质增效,“山水甘田”农文旅产业融合带(一期)“奇幻农庄”项目正式开园运营。“政校企”劳务协作项目促成饶平县新增40多名学生实现专业技能培训教育,绿森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共5个产品入选深圳消费帮扶“百强好产品”。
(四)抢抓新赛道谋突破。一是谋篇布局低空经济。马峦山城市低空融合飞行保障基地开工建设,深圳盐田eVTOL产业园顺利揭牌,鹍航智能、玉龙无人机、中飞智能等20余家低空经济企业落户盐田,eVTOL载人飞行、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应用场景稳步落地,“研发—制造—检验—教育—培训—服务—应用”全产业链生态逐渐形成。二是推动建设化妆品专业化园区。盐田美丽谷顺利揭牌,深圳市化妆品行业协会、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化妆品产业分会等协会和企业签约落户,研究化妆品发展规划,推动细胞科技、合成生物学研发应用,致力将大百汇生命健康产业园打造为化妆品专业化园区。
(五)倾力优服务促发展。一是靠前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落实“我帮企业找市场”,帮助企业找市场、抢订单、拓渠道。会同区统计局、区税务局和海关部门等常态组织统计、税务、外贸知识培训会。二是指导企业开展专精特新申报。雷铭科技通过复审,安科讯实业被评为第六批小巨人企业,鼓励思勤医疗、雷铭科技申报重点“小巨人”,2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申报市级专精特新企业。
二、2025年工作计划
着力强链补链,抢跑新赛道,夯实筑强工业基本盘。一是推动黄金珠宝产业强链升级。依托华为黄金珠宝产业数智化转型促进中心,支持黄金珠宝产业战略转型、提质增效和跨界融合,推动加快建设黄金珠宝数字智造产业创新中心,鼓励黄金珠宝企业积极打造展销展示中心、电商直播基地,推动黄金珠宝创意设计、智能生产、品牌展销、智慧零售全产业链升级发展。二是全力实施先进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加快东部滨海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鼓励先进制造业企业扩大市场规模,聚焦产业体系中增加值率较高的高端医疗器械和大健康等行业,重点布局发展相关研发制造环节。三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大鹏LNG走廊-盐田加注中心-前海贸易中心”优势,推动保税LNG加注跃进式发展。积极招引落地低空制造业企业,加大对eVTOL整机研发制造、精细化零部件制造等细分领域产业的布局。支持壮大“储能+”“光伏+”业态。做大做强符合高技术、高附加值、环境友好要求的检测维修业务,积极争取动态调整保税维修商品维修目录试点。
着力科学编制产业规划,优化产业空间,推动产业按规划平稳健康发展。一是科学编制产业规划。按照区统一部署,加强部门联动,全面梳理辖区产业情况,精心编制工业制造业、新兴产业专项“十五五”规划,同时优化调研方案,广泛吸纳各方意见,提高规划的精准度和前瞻性。高质量完成盐田-大鹏东部滨海先进制造业园区的发展规划编制,统筹谋划园区启动区、拓展区、储备区的空间规划使用。谋划开展海鹏工业区、综保区二期北区工业用地片区、创智核片区等产业规划或产业导入方案研究。二是拓展提升产业空间规模效益。提速“工业上楼”项目建设,一方面加快优质产业空间试点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项目产品尽快上市,政企联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另一方面积极谋划新的“工业上楼”项目。三是强化产业及空间使用监管。开展大百汇生命健康产业园土地产出效率核查、万纬有信达项目、百果园项目、深国际项目及华大基因中心项目投资强度核查等已供地重点产业项目产业监管协议履约核查工作。有序开展合景同创广场、海智云谷科技广场等工业楼宇转让资格审查工作,加强创新型产业用房政策宣贯和入驻企业监管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提升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使用和效益。
(三)着力招大引强,跟进做好服务,鼓励企业扎根盐田做大做强。一是全力招引优质企业。紧盯辖区产业结构特点,按照增强不弱的思路,大力招引黄金珠宝产业链企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争取形成黄金珠宝多巨头、先进制造新龙头的产业格局。二是做好贴心“店小二”。深入企业进行“一对一”“面对面”走访沟通交流,建立企业服务工作台账,把企业问题、意向、需求、建议等分门别类梳理、汇总和分析,做到帮办过程有记录、企业诉求有反馈、成效衡量有依据。坚决落实“有事服务、无事不扰,服务前移、贴身周到”的服务理念,后续服务尽量通过电话、微信等线上形式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运行、发展态势、意见诉求,以及扶持政策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服务。(三)加强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加强潜力规下工业企业摸排,落实“小升规”政策扶持,加速推进“小升规”培育。第一时间宣传推介“专精特新”涉企惠企政策信息,助力企业及时知晓政策、理解政策、用足用好政策,将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积极帮助企业对接各类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协助做好政企对接、企业上市、技术攻关、专家帮扶等工作,为企业提供资金、人才、技术、项目等方面的精准服务,促进企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