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区前期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力推动“核心区+合作区”建设,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宣传贯彻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加强。以合作区、核心区建设为抓手,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第一时间召开党组会、主任办公会等进行专题学习贯彻,全年开展第一议题学习36次,参加学习人次209人。严格对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新九条”要求,切实抓好组织生活制度执行,全年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党课等活动共计32次,真正把“三会一课”组织建设制度落实到位。二是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有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作用,推动社区治理、深港交流合作、服务企业等中心工作落地落实。我办党代表主动参加挂点社区文明集市宣传活动,了解居民实际需求,并联合社区党委上门慰问社区居民,点对点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同时联合挂点社区开展以旧换新活动,邀请商家现场提供以旧换新产品,有效增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联合河套、前海等深港合作平台联合开展“河套深圳园区科研配套服务市集”活动,推动全市深港合作区平台实现跨区域联动。用心服务企业当好金牌“店小二”,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全年完成招商指标11个,并持续通过机构招商、行业协会招商等更多渠道,积极推介盐田优质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盐创业发展。三是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自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特权之蚀》,集中赴深圳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读书班等形式认真学习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每名领导干部结合学习体会作主题发言,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党纪学习教育期间累计组织开展学习12次,参加学习人次93人。同时,办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廉政提醒力度,及时提醒干部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牢固树立“慢作为就是不作为”的意识,全年累计开展廉政谈话34人次,深入剖析近年来查处的违纪典型案例,真正做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二、沙头角合作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搭建新机制推动深港双向联动。积极落实对接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专班会议精神,深港双方成立沙头角合作区工作小组并于2024年5月召开首次会议通过小组工作方案,明确深港共同深化沙头角文化旅游元素、打造文化旅游行程、便利旅客到访安排等具体任务,沙头角合作区议题均列入深港对接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专班、深港口岸规划建设专班会议重要事项,2024年8月北都专班第五次会议,陶永欣常务副市长、香港财政司黄伟纶副司长共议沙头角合作区深港合作大计,为深港融合发展指明方向。深港双方全年累计开展交流互访20余次,研究推动监管模式改革、跨境旅游合作、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等事项,为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广泛领域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拓展新空间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中英街提升改造工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租赁、统一招商、统一运营”理念加速推进,回归广场地面公园建成开放,优质产业空间加速筹集,整合完成主街、海傍街、环城路、碧海楼等核心地段商业面积约5万㎡。推动沙头角片区6平方公里与中英街联动整合、错位互补,加快建设沙头角特色消费圈,将沙头角街市、梧桐道、海山文化区打造成三大产品,将沙头角片区规划建设成为集港人、港企、港货为主的商贸业态,打造沉浸式港风港味消费体验打卡地。推动落实口岸重建释放商业用地1.4万㎡,预计增加商业面积7万㎡,正开展释放用地开发利用研究,与口岸实现地上地下空间衔接联动。小梅沙度假村、美高梅酒店、海洋世界等旅游新地标于“五一”“十一”顺利开业,吸引超50万游客游玩打卡。大梅沙片区完成空间规划设计工作,实施大梅沙海滨公园整体亮化提升工程。东部华侨城升级改造“头号工程”取得新成效,茶溪云海景观、黑森林酒店正式开业,大侠谷探索乐园、云海索道等项目提速推进,加快打造世界级山海生态旅游目的地。旧墟镇片区整体改造已基本完成一期建筑物拆除工作,城市更新实施主体已与平安银行、安居建业完成框架合作协议签订。三是打造新载体完善跨境基础设施。沙头角口岸重建进展顺利,国家批复同意沙头角口岸取消货运功能以及重建期间临时关闭,深港口岸规划建设专班第二次会议对设计标准达成共识,未来将打造为“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纯旅检口岸,巡逻道围网项目已进场施工,过渡期间临时安置场所修缮工程已完工。梅沙口岸码头前期工作提速推进,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并加快推动项目立项,定位打造深圳东部水上交通和旅游客运综合枢纽、游艇聚集中心和大湾区海上旅游航线网络重要节点,并持续与港方协调推动提前谋划水上客运航线、落地游艇自由行等跨境旅游合作项目。积极协调推动将轨道18号线由新城南延伸至沙头角口岸,并提出深圳18号线与香港“北环线东延线”“新界东北线”“东铁线”衔接的初步设想,推动实现深港交通“东进东出”,将深圳都市圈、香港北部都会区和维港都会区围合形成共同发展圈。
三、核心区集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一是港口枢纽功能不断增强。东港区建设快速推进,首个20万吨级超大型深水泊位高标准建成,平盐铁路改造征拆任务100%完成,盐田港拖车综合服务中心一期投入运营,启运港退税政策全面落地,新增内陆港4个、组合港5个、国际航线6条。美西直航快线SEA3成功开通,“渝深图定班列”入选全国集装箱铁水联运典型案例。二是海洋新兴产业逐步壮大。保税燃料“一口办理”“一船多供”等便利化措施创新推出,在全国率先实现“一港双船”LNG同时加注。大百汇深海养殖工船加快建造并纳入2024年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预计全年完成1亿元投资。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明确选址盐田港及后方陆域,项目建成后可布局港口作业、加工物流、交易展示、文化旅游等功能,助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海洋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恒力燃料油(深圳)有限公司、深圳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旗下公司纷纷落户。深圳振华远东贸易有限公司、深圳精渔科技有限公司、鹍航(深圳)国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总部企业聚集盐田。有效发挥产业基金资源导入作用,成功引入赤道绿洲海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南方海洋能源(深圳)有限公司。海南赤道绿洲基金投资项目“星河(深圳)海洋文旅有限公司”落地盐田,并与南方科技大学校级研究机构海洋高等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未来海洋发展基地。四是滨海文旅招牌越擦越亮。全区接待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33.3%;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亿,同比增长29.0%。特色文旅IP项目陆续呈现,美高梅酒店、小梅沙海滨公园、梅沙城市会客厅、小梅沙海洋世界等正式营业,吸引超50万游客游玩打卡。深港跨境旅游合作取得新突破,12月16日实现深港跨境海岛游首次探访香港沙头角禁区及周边岛屿。成功举办广东首场国家级美人鱼赛事、2024年水翼帆板世界杯深圳站暨水翼帆板亚洲锦标赛、深圳滨海国际自行车邀请赛、深圳100越野赛等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活动,有力彰显滨海体育魅力,助力“文旅+赛事”融合业态发展。
四、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区前期办领导班子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加快打造“深港合作范例、产业创新热土、民生幸福标杆”等中心工作,抢抓深港合作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全力推进合作区、核心区建设。一是不断深化深港合作体制机制。巩固完善深港沙头角合作区工作小组协同机制,联合深入研究跨境游规划、便利旅客到访沙头角合作区的安排,共同推动沙头角文旅合作、产业错位联动发展、合作区基础设施提升以及轨道路网规划联通等具体合作事项,探索“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深进深出、港进港出、团进团出”的跨境旅游管理模式,打造“一程多站”精品旅游品牌体系,共同推动沙头角合作区上升为国家级深港合作战略平台。二是积极拓展海洋经济新业态。全面建成东港区一期项目,提速平盐铁路改造、东中连接桥建设,运营盐田港集装箱调运中心,布局更多组合港和内陆港,拓展内贸驳船航线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新航线,持续拓宽“新三样”出海通道,促进集装箱吞吐量平稳增长,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全力推进深港航运业合作,推动产业服务协同发展、政策机制有效融合,助力香港巩固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加快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尽快确定建设运营主体,聚焦远洋捕捞、渔业种业、港口冷链、餐饮消费等领域,争取引进亿级重大产业项目。三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推进中英街改造提升,完成中英街主要商业空间改造提升,实现街区无车化,打造全域特色步行街。加快深港联合开展沙头角口岸重建设计工作,推动沙头角口岸重建尽早开工建设,协调推动深圳轨道18号线盐田段纳入五期修编,并协调与香港轨道北环线对接,建设深港东部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促进沙头角合作区发展,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