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盐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改革

访谈时间:2019年07月31日 嘉宾: 盐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 彭洁

采访现场

访谈背景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文化投入持续加大,文化惠民活动日益丰富。但随着辖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区仍存在公共文化资源分布不平衡、公共文化供给能力不均衡、高品质公共文化供给严重不足等不可忽视的问题。为尽快破解“供需矛盾”,实现“文化均等”,构建文化“科学评价”体系,我区全面启动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改革工作,加快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使之成为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活动丰富、持续发展的综合平台,让基层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服务水平效能明显提升。

文字直播

主持人

2019-07-31 18:00:22.003

欢迎收看本期“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邀请了盐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彭洁局长,就盐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改革谈谈她的看法。彭局,欢迎您来到我们“在线访谈”栏目做客。

彭洁

2019-07-31 18:03:05.413

大家好,今天十分高兴能和各位网友就我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改革进行交流,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为盐田的文化发展出谋献策。

主持人

2019-07-31 18:04:36.827

彭局,您能先给我们介绍下盐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情况吗?

彭洁

2019-07-31 18:07:05.247

盐田区现有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均为国家一级馆,中英街历史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四个街道文化站均为省特级文化站。虽然我区的文化资金投入持续加大,提供给市民的文化惠民活动日益丰富,但也存在公共文化资源分布不平衡、公共文化供给能力不均衡、高品质公共文化供给严重不足等问题。

主持人

2019-07-31 18:09:57.537

彭局,我们了解到,针对上述的问题,盐田区启动了盐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改革工作,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彭洁

2019-07-31 18:13:56.357

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我局认真研判全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资源整合、专业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模式的改革方向,明确了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构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运行模式、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为主要举措,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改革。

主持人

2019-07-31 18:20:57.827

由此看来,本次改革工作对于盐田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那么,改革工作都取得哪些成效呢?

彭洁

2019-07-31 18:24:27.857

第一是文化资源整合有力、运行高效。通过努力,全面建成4个街道和19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启动文化馆总分馆和图书馆总分馆工作,实现图书资源统一采购、配置,统一调配公益培训。统筹全区文化惠民服务,去年累计组织各类文化活动达3000多场次,参与群众超过8万人次。第二是文化惠民服务精准、影响增强。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丰富活动,引进文艺精品演出11场,儿童剧演出10场,戏曲演出12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10场。“海之声”合唱团、交响乐团专场演出10场。第三是文化供给更多元、信心更大。区图书馆“智慧化服务项目”获得深圳市唯一国家第四批公共文化示范项目创建资格,成为全国示范。去年,我们建设完成首个智慧书房——听海图书馆,智慧书房采用“刷人脸识别、自助借阅、e还书、远程视频”设备,实现书房的24小时无人值守,更好满足辖区居民阅读需求。我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获得文化报、南方日报、特区报、羊城晚报等媒体的关注:“海洋文化”吸引全球、“文化+”引领产业融合、“深圳机器人贝贝为你提供书籍查询服务”等新闻频见报端。

主持人

2019-07-31 18:28:07.893

盐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改革颇具成效,那请问下一步工作计划还会有何安排?

彭洁

2019-07-31 18:30:59.367

一是提升文化惠民效能,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惠民职能,通过进一步优化服务空间,科学配置“文化供需”,满足辖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二是发挥“总分馆”优势,全面落实盐田区文化馆和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集中优势资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制定相应考核评估体系,打造区级特色文化精品。三是加快智慧化建设,推进“文化云服务”、“智慧博物馆”、“智慧图书馆”项目技术整合,打造“文化+智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四是加大宣传推广,总结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改革好做法,努力培育盐田文化品牌,打造盐田文化样板,使盐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改革可复制、可推广。

主持人

2019-07-31 18:35:02.34

那么我们其实也了解到,盐田区有许多的“非遗”文化项目,那么针对这一块我们开展了哪些工作呢?

彭洁

2019-07-31 18:39:55.943

主持人问的非常好的一个问题。其实盐田啊!是有一个非常丰富的“非遗”文化项目。我们在这里充分地挖掘、传承和创新推广各类的“非遗”文化,让更多的市民、居民参与到“非遗”文化中来,感受到“非遗”文化它的内涵和它的美。例如我们的鱼灯舞就是国家级的“非遗”项目,在中英街有一支非常热爱鱼灯舞的队伍,通过他们的展演,我们把这个“非遗”文化传到了世界各地,走出盐田,走向世界,让更多人感受到海洋的、鱼灯的这种魅力。另外我们还有“疍家人婚俗”,因为盐田有许多渔民和疍家人,还有我们的客家人。所以这里还有疍家婚俗、我们的客家山歌、还有我们的麒麟舞,通过我们的挖掘和传播,让辖区的老百姓,能够充分的感受到我们的这种“非遗”文化、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的深厚,也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对我们人生的影响力。所以我们今后会不断地在挖掘,不断地在推广,在传播。同时也结合我们的旅游文化融合在一起,盐田是一个旅游的大区,我们刚才谈到了山好、水好、环境好、还有我们的文化好。所以我们通过文旅融合,让我们的文化更多地传播出去,让世人更多的了解盐田,展示盐田不一样的精彩

彭洁

2019-07-31 18:54:54.98

[网友583]的发言:盐田区在引领阅读风尚、提供阅读服务、实施阅读推广的过程中,是如何开展阅读活动的?  2019-07-31 18:53:48.193关于这位网友的提问,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活动:我们在针对少儿读者方面:设有独立的少儿图书借阅区、少儿多媒体阅览区、玩具图书馆、DIY活动区、小桔灯书房等服务空间,定期举办小桔灯系列活动、儿童阅读素养启蒙、童读中华等品牌阅读推广活动,培养少儿群体的阅读技能、提高其阅读素养;针对特殊群体如视障人群方面:特设视障阅览区,从环境布局、家具设计及设施配备等方面充分考虑其特殊性需求,以满足其文化需求,创建信息无障碍的阅读环境,举办手语培训、影视讲解等活动,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提供温暖服务;定期为外来务工读者举办影视展播、计算机技能培训等服务,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针对成人读者方面:打造了具有海洋特色的休闲阅读空间,集读看、视听、体验、交流等于一体,同时定期举办“山川上的中国”、“走读盐田”、“海洋文化论坛”等全民阅读品牌活动,逐步构建起面向不同人群、层次丰富、内容充实的多元活动体系。

彭洁

2019-07-31 18:58:28.097

[网友54]的发言:盐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现状如何?  2019-07-31 18:57:23.01根据《2018年深圳市盐田区文体设施数据更新调查报告》最新数据,我区有公共文化场地493个,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到13.17万平方米,按照2017年底盐田区常住人口23.17万人计算,每万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为5684平方米。我区现有的区图书馆、区文化馆都已经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目前,全区街道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率为100%,4个街道选址都比较合理,方便利用,均建有无障碍措施;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馆舍面积和文体广场面积均能达到有关标准,各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室齐全,设有多功能厅、文体娱乐室等场所;18个社区和中英街管理局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选址也都比较合理,方便利用,大部分建有无障碍措施;馆舍面积均不少于200平方米、文体广场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各社区功能室器材配置完备,设有灯光、音响等设备和器材。

彭洁

2019-07-31 19:37:50.813

[网友505]的发言:请问针对辖区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平时开展了哪些文化活动?  2019-07-31 18:48:19.81为了充分满足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我局大力挖掘各层级文化单位的服务潜力,形成不同文化活动服务品牌。针对高端白领人群,创新开展盐田阅读沙龙—“山川上的中国”,以“一本书一座城:一带一路文学之旅”为主题的走读盐田活动,开展“4?23”世界读书日活动、寻找最美阅读声活动,盐田交响乐团、“海之声”合唱团、“海之声”童声合唱团已成为盐田文化名片。针对青少年学生,持续开展“送戏曲进校园、送读书进校园、送体育进校园”等活动,“小桔灯”童读中华、名师解读经典进小学等多项活动,让中小学学生有效体验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开展“千人诵读”“国学亲子诵读”、“国学能量诵读”活动,成为我区青少年国学传承的文化品牌。针对社区居民,举办文化惠民精品演出季、周末广场音乐会,开展“文化贴心人”公益培训、老年大学合唱培训等。针对来盐建设者,举办“第十四届来深青工才艺大赛”、“来深青工知识竞赛”和辖区企业专场文化活动,丰富来盐建设者的业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