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盐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时间:2019-08-06
案例一:近日,南京雨台区法院在一起纠纷案执行过程中,遭遇暴利抗法行为。其中一位HIV病毒携带者将执行法官咬伤,还抓伤另一位执行人员,执行局局长也被喷了一脸口水。
7月18日,南京艾滋病患者咬人事件在网上热传,事件中一名扬言自己是艾滋病患者的人因为房屋纠纷恶意咬伤了在场法官的手臂,并在抓捕的过程中抓伤了另外一名执法人员。
可怕的是,在事后证实该名暴力抗法者确于3年前被诊断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并长期接受相关治疗。
无独有偶,类似袭击抗法事件早已不是第一次,艾滋病人暴力袭击真的会传播艾滋病吗?
案例二:“我有艾滋。”鹿城警方抓毒贩时遭暴利抗法。
2月4日下午,104国道温州鹿城仰义段发生惊险一幕,温州鹿城公安分局鞋都派出所站旁抓捕一名贩毒嫌疑犯时,遭遇对方暴利反抗,他的右手手臂被咬出血,嫌疑人叫嚣肺结核。
2月5日,警方对外公布,犯罪嫌疑人邓某已经被成功抓获。
案例三:艾滋病毒屡当特殊通行证 患者暴力抗法咬伤警察
2006年02月21日 温州新闻网:一警察执法时被艾滋病人咬伤
2月12日凌晨,慈溪市发生了一起艾滋病人咬伤警务人员的恶性事件,此时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已采取各种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艾滋病毒传染对警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咬伤、抓伤是否会传染艾滋病?
事件发生后,相信大家最担心的肯定是受伤的法官和执法人员是否被感染。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本次事件是否具有传播的可能性:
首先,艾滋病的感染与体液中的病毒浓度有关,其中血液中的病毒浓度最高,达到18000个/毫升,其次为精液和阴道分泌物。
值得注意的是唾液、尿液、眼泪、粪便等基本不含有艾滋病病毒,不具备传播的能力。
另外,健康的皮肤具有隔离外来有害物质的作用,只有当皮肤发生破损并直接接触到感染者的血液或者具有一定HIV浓度的其他体液时,才有可能发生感染。
所以一般情况下,普通的咬伤、抓伤并不会引起感染。只有当感染者的口腔或手指也刚好存在正在流血的伤口时才有可能发生感染。
几种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
虽然本次咬伤事件中感染的几率较小,但执法人员和医护人员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很容易发生各种职业暴露。
1.锐器损伤
锐器损伤包括注射器针头、缝合针、各种刀具等,当这些沾染有患者血液的锐器刺破使用者的皮肤时,非常容易发生职业感染。
2.粘膜暴露
黏膜暴露是指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羊水等溅入眼、鼻等部位,有一定的传播风险。
3.不完整皮肤暴露
包括皮肤破损或有皲裂、擦伤、皮炎等,该类损伤的皮肤如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具有一定的感染风险。
发生职业暴露后该如何处置
如不幸发生职业暴露,应第一时间保持冷静,并立刻进行以下处理:
1.刺激出血
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受伤部位的消毒
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0.2%次氯酸钠,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眼睛溅入液体
生理盐水冲洗10分钟以上,避免揉擦眼睛。
4.及时服用阻断药物
在确认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联系当地疾控中心,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服用艾滋病阻断药物,阻断成功率可以在90%及以上。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