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盐田区卫生健康局发布时间:2020-11-02
基于近期国际航班、航运等境外入境人员中,出现了新冠肺炎以外的蚊媒传播疾病,如登革热、寨卡、基孔肯雅热、疟疾、黄热病等,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的疾病。为有效预防、避免此类疫情在隔离酒店的扩散,提高隔离酒店对疾病的识别与防控能力,特提出此以下建议:
一、早期识别风险
1.判断重点地区:
来自以下地区的旅客,出现上述疾病的可能性较其他人群高。
东南亚地区,国家:菲律宾、印尼、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美洲地区,国家:巴西、哥伦比亚、玻利维亚、萨尔瓦多、厄瓜多尔、阿根廷、古巴、委内瑞拉、智利、墨西哥等。
非洲地区,国家:安哥拉、肯尼亚、喀麦隆、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刚果等。
2.判断人员症状:
出现以下症状时,考虑上述疾病的可能性较大。
如发热、脸红、眼红、躯干四肢红疹;肌肉关节痛、头痛、眼眶痛;眼结膜发黄、黄疸、四肢无力等。
二、做好日常预防性措施
夏秋季高峰期,蚊子活动频繁;气温不低于15℃的冬季,蚊子仍不停止活动。因此,在隔离酒店工作,需要做好日常防护,避免叮咬,降低蚊媒密度。
1.工作中的自我防护
酒店工作人员要在常有蚊虫的环境下工作时,需要着长衣长裤,使用驱蚊水喷涂皮肤暴露部位,或使用蚊香避免叮咬。
2.日常环境的预防措施
1) 开展消杀工作
可自行安排有资质的消杀人员或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开展室内外的消杀工作。高峰期间每周处理 1-2 次为宜,日常最少每月处理1次。
使用正规杀虫药物,药量参考说明书,主要通过滞留喷洒的方式,根据蚊虫习性,喷洒在蚊虫容易躲藏,停留的地方,让其触碰到药物而死亡。
可喷洒在室内外喷洒墙壁、墙角、阴暗背光的角落,楼梯间、杂物间,走廊植物背面;对于绿化植被喷洒树丛2米以下的部分,喷头从下向上45°角喷洒,达到叶片背面湿而不滴的程度为宜。
2) 清除蚊媒孳生地
小型积水是蚊子产卵孵化幼虫的地方,因此,需要防蚊,必须清除室内外所有小型积水,避免形成新的积水。
户外常见:如各种露天的垃圾桶,空调冷凝水形成的水洼,各种地面凹陷积水、各种可回收的玻璃饮料空瓶;户外浇水的水桶加盖、闲置的花盆倒扣、清除各种散在的一次性饭盒、水杯等垃圾。花园假山、竹筒、树洞积水(可以使用沙土填满,竹筒顶端可以采用十字刀劈法防止积水)。停车场的防撞轮胎积水(在底部扎孔排水,或者在无法清除的积水中投放灭幼虫药物),楼顶的各种积水容器、如建筑材料、废弃的灯罩、塑料布等。
室内常见:花盆下面的托盘积水,饮水机水槽,冰箱托盘,各种厨具和餐具等容器的积水。
3) 配置防蚊设施
房间可安装防蚊窗纱,使用驱蚊水、蚊香、蚊帐等。走廊安装灭蚊器。在餐厅、酒店范围内的下水道安装防蚊闸,沙井盖、电缆井盖安装防蚊贴。前台准备应急驱蚊水等。
4) 其他措施
餐厅、酒店应做好每日的垃圾清运工作,及时清理卫生死角。
富贵竹、万年青、绿萝等水培植物应每隔 3-5 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登革热、寨卡等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
有水池、喷泉的餐厅、酒店可以在水体中饲养金鱼、锦鲤、食蚊鱼等鱼类灭蚊,也可在水里投放有机磷缓释剂或者生物杀虫剂。
地下室排水沟、地下缆井是蚊虫最易孳生的地方,要及时疏通排水沟,抽空缆井的积水,也可投放灭幼虫药物。
三、疫情出现后的紧急措施
如果隔离酒店内人员出现相关症状时,患者及工作人员应:
1. 立刻做好自身的防蚊,如喷洒驱蚊水,着长衣长裤,避免蚊虫叮咬。
2. 报告隔离点负责人
3. 安排转运就医。
4. 患者的房间暂停使用,或避免新人员入住。
5. 排查是否还有相似的症状的人员。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