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如何预防职业性噪声聋

来源:盐田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局发布时间:2018-05-18

   职业性噪声聋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早期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久之则难以恢复,终致感音神经性聋。因而可采取下述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噪声对人体造成损害。

  01控制噪声源

  企业选用低噪声设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机械设备的加工精度和安装技术,使发声体变为不发声体,或者大大降低发声体的声功率。例如,改进结构,提高其中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采用合理的操作方法等,以降低声源的噪声发射功率。或者利用声的吸收、反射、干涉等特性,采用吸声、隔声、减振、隔振等技术,以及安装消声器等,以控制声源的噪声辐射。

  02控制传播途径

  主要是阻断和屏蔽声波的传播或使声波传播的能量随距离衰减。一是厂区合理布局,如将高噪声工作场所与噪声较低的工作场所、生活区分开设置,以免互相干扰;对于特别强烈的噪声源,可设置在厂区比较偏僻的地区,使噪声最大限度地衰减。另外,把各工作场所同类型的噪声源(如空压机或风机等)集中在一个机房内,防止噪声源过于分散,减少污染面,便于采取声学技术措施集中控制。二是利用屏障阻止噪声传播,如利用山冈、土坡、树木草丛和已有建筑屏障等有利条件阻断或屏蔽一部分噪声向接收者的传播。三是采用隔声、消声等措施降低噪声强度,如将高噪声设备用吸声材料将其包裹。

  03佩戴防护用品

  接触噪声环境作业者应佩戴听力保护用品,如佩戴防噪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

  04减少接触时间

  如在隔音室里行工间休息,或减少每日、每周的接触噪声时间,也可降低发病率。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轮换工种,亦可降低听力损害。

  05坚持职业健康体检

  就业前要体检,不适于从事接触噪声作业者不要从事噪声岗位的工作;在岗者需每年接受一次体检,发现听力损伤,应调离噪声接触岗位,并进行定期听力检查。如调离接触噪声岗位或离开工厂时,可要求企业为自己进行离岗体检,重点进行电测听检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