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爱护眼睛,预防近视--健康提示

来源:盐田区卫生健康局发布时间:2024-12-30

  健康风险:近视的风险在于其可能对视力造成的长期损害,以及与之相关的并发症。高度近视尤其需要警惕,因为它可能增加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白内障等严重眼部疾病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健康提示:

  一、预防近视从小从早做起

  儿童眼球和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应该定期给孩子进行屈光筛查,监测远视储备量。

  二、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

  户外活动接触阳光,能增加眼内多巴胺等活性物质释放,促进眼球正常发育并抑制眼轴变长,是防控近视有效、经济的方法。儿童青少年应坚持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计达到14小时。即使阴天,户外活动也对近视有防护效果。

  三、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儿童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一是读写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距书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不可平躺、侧躺或趴在床上看书,不可边走边看书,或者在移动的车厢内看书。二是坚持“20—20—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外(约6米)远眺20秒以上。三是保持光线适度,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照明,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晚上除开启台灯照明外,室内还应使用适当的背景光源。

  四、分龄管控视屏时间

  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单次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

  使用电子屏幕学习时,屏幕中心位置应在眼睛视线下方10厘米左右,观看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五、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

  通过练习眼球及眼周肌肉,以起到愉悦身心、放松双眼,缓解近视的作用。在持续用眼后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可以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调节滞后,改善视疲劳症状,有助于防控近视。做操时应注意学生的眼球随着手指的方向灵活转动起来。

  六、均衡营养充足睡眠

  0~17岁是眼球和视觉功能发育的重要阶段,需要摄入均衡的营养。正常昼夜节律和充足睡眠对儿童青少年的眼睛发育至关重要,幼儿、小学生每天睡眠应不低于10小时,初中生睡眠应不低于9小时,高中生睡眠应不低于8小时。

  七、遵医散瞳诊断近视

  家长观察到孩子有视物凑近、眯眼等异常情况或筛查发现视力变差,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眼科检查。散瞳验光是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放松眼部调节作用后进行医学验光,为诊断近视的“金标准”。散瞳药物对健康的眼睛不会产生损伤,用药后可短期出现畏光、视近不清症状,停药后可恢复至正常状态。家长应对散瞳验光有正确的认知,遵医嘱进行检查,明确诊断。

  八、确诊近视及时干预

  一旦确诊近视应及时科学干预,通过佩戴眼镜等进行矫正。佩戴合适的眼镜可以有效矫正视物不清,延缓近视进展。对于戴镜视力正常者,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每3-6个月,初高中学生每6-12个月进行复查

  九、重视高度近视及相关并发症

  近视600度以上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人群中,白内障、开角型青光眼、近视性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近视性视神经病变等致盲性眼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图片1.png

  以上资讯来自:国家卫健委印发《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