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盐田区卫生健康局发布时间:2025-10-22
米酵菌酸是一种长链脂肪酸结构的细菌毒素,由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可引起食物中毒甚至死亡,26℃~28℃是最佳产毒温度。日常生活中,有3大类食物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分别是:
1.湿性米粉、河粉、土豆粉、凉皮;
2.泡发的木耳、银耳;
3.使用发酵的玉米面、糯米面、高粱面、糯小米粉、玉米淀粉等制作的食品,如酸汤子、汤圆、糍粑、凉粉等。
这些食物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制作时都需要长时间的浸泡或者发酵,这个长时间的潮湿环境给椰毒假单胞菌提供了繁衍的温床,让米酵菌酸毒素大量聚集。
预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要注意以下8点:
1.选择正规餐馆:在外就餐吃湿性米粉、河粉、土豆粉、凉粉、凉皮等食品时,要注意餐厅的卫生情况、经营许可证。
2.注意商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在超市、市场选购袋装的上述食品时,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和保质期,用眼睛观察它们的性状,是否出现了霉斑、黑斑、粉斑、绿斑、黄斑等。在选购木耳、银耳或其他谷类发酵制品、薯类制品时,要选择有正规资质的经营者。
3.散装商品少量购买:在选购散装称重的上述食品时,要确认它们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每次少量购买,吃完再买新鲜的。
4.不食用受潮米粉、木耳、银耳等食物:自己在家浸泡湿性米粉、河粉、土豆粉,或自己在家泡发木耳、银耳前,应提前检查它们的形状,如果已经受潮,疑似发生了变质,就不要食用它们。
5.泡发前先清洗干净:木耳、银耳在泡发前,先将表面清洗干净,减少椰毒假单胞菌的数量。
6.正确泡发木耳:泡发木耳的时间和环境很关键,不要长时间泡发。建议控制在4小时以内,水温不要太高,一般 30℃为最适宜的温度。
7.正确保存银耳:鲜银耳储存温度越高,椰毒假单胞菌活性越大,越容易产生米酵菌酸。购买新鲜银耳后一定要低温保存,置于冰箱4℃冷藏或者冷冻,尽早食用。
8. 若有不适及时就医:米酵菌酸中毒潜伏期为30分钟-12小时,少数1-2天,最长为3天。如果吃了疑似含有米酵菌酸的食物后出现了不适,一定要尽快就医,越早就医越有希望治愈,别抱有侥幸心理。
资料来源:深圳市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