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盐田区第六届“美好盐田”项目式学习成果展评活动圆满举行

来源:盐田区教育局发布时间:2025-07-04

  近日,由深圳市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第六届“美好盐田”项目式学习成果展评活动在区教科院附属永安小学举行。活动以“AI赋能·文化传承”为主题,充分展现盐田教育“让学习更真实发生”的改革理念,吸引了广东、福建、广西、贵州、甘肃等省份600余名教育工作者现场参与,线上观看人次突破100万,成为全国基础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项目式学习盛会。

  本届活动聚焦“AI赋能·文化传承”主题,60个精品项目以跨学科实践,生动诠释“技术+文化”的创新路径,呈现三大突破性成果。真实问题驱动学习重构:盐港小学学生通过AI影像记录非遗渔村文化,动态留存疍家智慧;乐群实验小学借助AI推广非遗红烧乳鸽,推动美食文化数字化;拔萃幼儿园利用AI绘图技术,让幼儿参与园徽设计。学科融合拓展五育维度:区外国语小学东和分校开发“AI麒麟舞姿势识别软件”,将传统舞蹈转化为数字教学场景;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深圳盐田山海学校通过AI3D打印技术,打造“旧墟镇改造”双模型;林园小学结合AI技术制作盐田特色走马灯。技术迭代培育未来素养:区教科院附属永安小学推出“海洋小智”导览工具,提供个性化研学指导;田东中学融合AI技术打造“中英街智能导游图”,升级文化互动体验;区教科院幼儿园结合AI创新粤剧表演形式;区教科院幼儿园海涛分园运用AI技术突破传统皮影戏的表演局限。

  本届活动特设学科类专场,展示项目式学习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成果。涵盖数学、科学等多门学科的26个项目,以“学科为基、文化为魂、技术为翼”为内核,构建“知识—文化—技术”的素养培育链条。典型案例中,深圳市高级中学盐田学校“AI探境:智绘盐田生态图谱”依托生物学科,运用AI技术构建滨海植物成长模型,实现生态保护与知识学习的结合;区外国语小学东和分校“中英街海关闸口调控方案设计——游客进出关流量模型的探索”以数学为基础,通过数据建模为中英街游客流量调控提供解决方案;区外国语学校“民俗文化:如何规划一餐有味、有趣、有魂的年夜饭”从道德与法治切入,引导学生从饮食文化视角理解家庭伦理与传统文化内涵。

  2020年首届活动以来,“美好盐田”项目式学习已走过五年创新之路,形成覆盖全学段(幼儿园至高中)、全学科、公民办学校的“全员参与、全域推进”生态体系。全区累计开发近400个优质案例,斩获国际StarT全球十佳提名6项(含2金),全国奖项92个,省级以上荣誉40余项,并获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及省、市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入选2022年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成为全国项目式学习的示范标杆。面向未来,盐田将着力打造三大角色:让学生成为“文化解码者与创新实践者”,在项目探究中发现问题、创新传统;让教师成为“技术驾驭者与课程重构者”,善用技术赋能教学;让盐田经验成为“教育共享者与文明传播者”,搭建跨区域交流平台,探索长效发展路径。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