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盐田区|守正创新 蹄疾步稳 推动政法改革走深走实

来源:盐田区委政法委发布时间:2025-09-08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近年来,盐田区政法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扛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政法改革的使命担当,积极运用创新意识解决政法领域新问题新情况,涌现出一批政法改革创新成果,切实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盐田实践。

  一、着力健全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制度机制

  (一)完善制度机制,把牢政法改革正确方向。充分发挥党委政法委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建立健全区委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议事规则、政法工作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政法干警政治轮训暂行办法、年度政治轮训重点班次计划、执法监督协调工作规程、“协查”暂行办法等一批制度文件,确保全区政法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二)加强队伍建设,推动干警素质现代化。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等一体学习领会,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中央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市委“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教育引导全体政法干警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政治轮训强根基提效能的作用,近年来开展近百次学习研讨,覆盖全区政法干警、四街一局业务骨干等超4000人次,有力筑牢思想根基,提升改革创新能力。

  二、着力健全维护安全稳定工作体系

  (一)强化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构建民生诉求、信访事项、不稳定因素全链条排查化解机制,不断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全面深入开展民生诉求办理模式改革,推行“见面谈”“不满意回访”“一把手二次办理”等机制,及时回应、有效解决群众诉求,防止诉求演变升级,提升风险隐患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创新推出“周四大接访”机制,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接访下访,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起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弱信号”,全面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能。创新建立信访维稳公安一体捆绑作业工作机制,坚持以源头治理为重点,以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为突破口,依托政法、信访、公安“三驾马车”捆绑作业,落实会商研判、定期报告等机制,集中力量妥善化解一批矛盾风险。

  (二)提升平安建设工作水平。建立每季度平安建设暨社会治安形势分析制度,分析研判社会治安形势,协调解决突出问题,重点对热门景点治安管控、反电诈、严重精障患者管理救助等工作进行督办,持续夯实平安盐田建设基础。率先在全市实施“大部门大警种制警务运作”机制试点改革,全面构建“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警务实战体系,公安分局新一代情报指挥中心和沙头角所、盐田所、梅沙所新情报指挥室建成使用,“情指行”一体化运行及可视化智慧化指挥体系得到实质性提升。深入推动人工视频巡逻向智慧视频巡逻转型升级,主动预警发现打架斗殴等线索,有力消除治安隐患。打造具有盐田特色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广“退一步”工作法,全区5个社区“退一步”工作室调解成功率达94%,基层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三前移”工作法,被列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圳典型经验。主动承担全市试点任务,会同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盐田监管局开展城中村水电燃气代收费专项治理,实现“5个100%”和“3个零”成效,为全市推广提供“盐田样板”。

  三、着力健全法治保障制度体系

  (一)深化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建成全国首个行政审判中心,获评深圳市首批“四星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八五”基层普法联系点暨新时代文明特色实践点。推进行政审判机制创新,构建简单案件快速审、普通案件标准审、复杂案件精细审、专业案件专家审的“四层格局”,排期、送达等10项辅助事务集约至诉讼前端办理,改革经验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探索建立行政复议先行引导处理机制,纠纷化解率超7成。首创全省“无讼行政机关”共建机制,与市社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积极开展共建,成立“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室”,形成纠纷多方治理合力,2025年上半年,三家共建机关调解成功行政非诉案件数量位列全市行政机关前三名。自2015年承担改革任务以来,盐田区法院共审结10万件行政案件,助力深圳市行政案件实现100%集中管辖、99%跨行政区划管辖。

  (二)提升执法司法质效。加强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设立由政法单位业务骨干、资深律师、法律界专家等22人组成的政法领域执法监督人才库,发布人才库人员名单和特邀执法监督员履职负面清单,凝聚执法监督人才合力。持续发挥案件评查监督作用,每年围绕涉民营企业、未成年人、公益诉讼等群众关切的案件开展评查,近5年累计抽查案件124宗,以查促改推动规范执法。依托执法监督联席会等形式,及时研究统一案件办理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适用、侦查取证、量刑认定等司法实践分歧,不断提升执法司法质效和公信力。健全执法司法协作配合机制,推动侦协办实质化运转,积极探索简案快办模式,基本实现案件分流、简案快办。

  (三)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打造“十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实现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调解、法治教育等“一站式”服务,建立深港合作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引入涉港、涉外法律咨询、商事纠纷化解、域外法律查明等创新性法律服务。行政服务窗口持续保持省级文明服务窗口,实现“零有效投诉”。创新打造一站式检察为民服务综合体“蓝色驿站”,实现各街道全覆盖,汇聚法治宣传教育、矛盾化解、家庭教育、志愿服务、代表委员联络等多元化功能,为群众提供便捷、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服务,以法治创新引领基层善治,获评“全国十佳检察文化品牌”。

  四、着力健全服务高质量发展制度机制

  (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出台《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盐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优化盐田创新创业环境的若干举措》等一批制度文件,服务保障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设立中英街巡回审判点、盐田区黄金珠宝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系点,加大护航重点项目和重点行业发展力度。深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等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犯罪,开展涉企案件挂案审查专项工作,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四检合一”综合保护模式。健全海事纠纷解决机制,指导成立首家盐田区法信国际海事商事调解院,推动商事调解活动规范化、市场化发展,优化调解资源配置、激发商事调解市场活力。

  (二)深化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公开发布《盐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2024)》,与区水务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市生态环境局盐田管理局等部门签订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探索构建生态环境保护联盟,服务“绿美盐田示范计划”。依托家门口的检察院“蓝色驿站”,建立“公益保护联络站”,聘请社区群众担任公益诉讼观察员,广泛收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成功推动餐厅油烟扰民、盲道设施缺失、消防安全隐患等10余项民生问题妥善解决,发动群众共同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