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30载教育路,21年盐田情

来源:深圳新闻网发布时间:2025-10-23

  清晨的阳光透过枝叶洒在盐田区外国语小学的窗棂上,莫英红老师站在讲台前,带着孩子们开始晨读,琅琅书声回荡在教室。这是她教师生涯中再寻常不过的一天,也是她坚守了整整三十年的每一天。莫英红出生于教师家庭,从小在校园的书香和父母的言传身教中长大,“当老师”对她而言不仅是职业选择,更是一种温暖的归宿。

  一颗初心:从“新盐田人”到骄傲的“盐田教育人”

  2004年暑假的那趟公交车,至今清晰地印在莫英红的记忆里。当她第一次沿着深盐路来到盐田参加教师招考时,沿途略显冷清的景象让这位初来乍到的年轻人心头掠过一丝不确定。然而,当她走进考场,拿起粉笔,面对熟悉的课文,那种置身讲台的笃定感便瞬间驱散了所有疑虑。最终,她以第一名的成绩,在这片面朝大海的土地上,稳稳地扎下了根。

  21年弹指而过,莫老师不仅是盐田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教育变革的亲历者。她目睹了这片土地从昔日的宁静质朴,跃升为拥有全球最大单体集装箱码头、黄金珠宝产业集群的现代化滨海城区;也切身经历了盐田教育从“规模扩张”到“品质提升”的深刻转型。学校数量稳步增加,学生人数持续增长,而教学方式也悄然迭代——从传统的“知识灌溉”转向以项目式学习为代表的创新模式。更让她感动的是,盐田区始终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坚实的‘经济硬实力’,托起了盐田教育‘发展软实力’。”莫老师说,这让她和同事们能够安心从教,大胆创新。

  独特教学:“337诵读法”与活起来的语文课

  作为语文教师,莫老师逐渐形成了“以文化人,以情育人”的独特教学风格。她尤其注重“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结合,让语文学习从课本走向生活。

  “337诵读法”是莫老师语文教学的基石。每接一个新班,她都会带着孩子们用这种方法开启诵读之旅——三种体裁、每种体裁各三篇文本、七天循环巩固。日复一日,孩子们在琅琅书声中不仅培养了语感,更养成了静心专注的习惯。

  但莫老师深知,语文学习不应只停留在书本。低年级时,她开展“绘本浸润”教学,孩子们读绘本、演绘本。二年级时排演的绘本剧不仅荣获深圳市一等奖,还收到了来自海峡对岸的惊喜——《我们去火星》作者方素珍特意托人送来亲笔签名的绘本。

  这份跨越海峡的礼物,让孩子们的阅读热情空前高涨。进入高年级,莫老师巧妙利用盐田的客家文化资源,鼓励学生用最接近古汉语的客家方言吟诵《归去来兮辞》,并排成舞台剧。这个节目不仅夺得深圳市吟诵比赛一等奖第一名,更获得了专家“读出了文化魂”的高度评价。

  十年坚守:一场跨越山海的爱心接力

  如果说“337诵读法”体现了莫老师的教学智慧,那么持续十年的云南宁蒗山区助学行动,则展现了她作为教育者的情怀与担当。2014年,一个普通的作文题《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在莫老师的巧妙构思下,变成了一场真实的语文实践。

  莫老师通过爱心人士联系上云南宁蒗山区彝寨的卢老师,组织盐田的孩子们与山区孩子结对通信。第二年暑假,莫老师做了一件更大胆的事——带着学生和家长,亲自前往那个只在信件中出现的彝寨“会笔友”。

  回忆起那次旅程,莫老师依然心潮澎湃。“车子在悬崖边的山路颠簸辗转,脚下是波涛汹涌的澜沧江,抬头是连绵不绝的哀牢山。”初到彝寨,盐田的孩子们愣住了:防雨布隔开的“房间”、散养的走地猪、百米外菜地里的厕所、仅有两间教室的小学……在村小举行的升旗仪式上,全村老幼都来了,不同地域的人们在同一面国旗下心潮澎湃。这次相遇,在盐田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爱的种子,也开启了一场持续十年的爱心接力。

  此后,盐田爱心持续十年不间断地汇聚:通自来水、建新教室、捐操场……更让人感动的是,受助的三十多个山区孩子中,有人成了消防员、交警、医生,实现了人生的蜕变。而最让莫老师自豪的,是去年暑假发生的故事。一支医疗志愿队走进那座彝寨,带队人正是当年随她进山的盐田学子。出发前,那个曾经的少年给她发来信息:“莫老师,我一直想回菊菜坪。现在学了医,终于能回去做点事了。”“你看,‘行思教育’播下的种子,终会在岁月中长成参天大树。”莫老师说这话时眼神坚定。

  教育传承: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三十载教育路,莫老师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见证学生的成长。

  在北京培训时,街头偶遇的第一届学生章同学,如今已是北京阜外医院的心外科医生;在深圳的街头巷尾,她常与不同时期的学生不期而遇。更让她欣慰的是,陆续有学生选择回到盐田做老师,真正实现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这种教育的传承,在莫老师看来比任何荣誉都珍贵。她说,教师的工作就像点亮一盏灯,不仅照亮学生前行的路,更希望这光亮能够传递下去。今年,盐田区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这意味着盐田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作为这一历程的亲历者和建设者,莫老师为自己是盐田教育人而感到骄傲。

  站在三十年的新起点上,51岁的莫老师依然充满激情。她说自己会继续坚守在三尺讲台,用“以文化人,以情育人”的理念,为盐田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山海之间,书香绵长。莫英红和无数像她一样的盐田教育人,正在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书写着教育的最美篇章。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