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盐田区水务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来源:盐田区水务局发布时间:2025-01-22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水安全城市韧性更加稳固。

  一是获推参与全国首批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先行先试区建设,创建工作方案顺利通过水利部审查备案,水库安全管理信息化、标准化水平等再度提升。二是在入汛前完成“9.7”极端特大暴雨主要水毁险情处置,抢通修复沙头角河等辖区主要排洪通道,压实涉水建设主体职责,指导涉河断面拓宽等,不断提升水利设施防御能力。三是持续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做实细化各项预案衔接有序性,提高应急物资队伍专业水平,强化演练复盘,汛期持续强化重点区域、易出险部位的重点防守,辖区总体平稳度汛。四是聚焦重点难点印发2024年度地面坍塌防治计划并严抓落实,进一步完善地面坍塌防治机制,组织各单位完成12轮以上地面坍塌隐患巡查。充分运用“人防+技防”工作模式,全年未发生地面坍塌事故。五是强化水务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通过完善相关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加强人员培训等方式,持续提升水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水平,全年未发生水务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二)水环境治理成效更加显著。

  一是编制河长办工作规则及河长湖长履职手册,指导社区河长开展综合履职巡查,推动基层河长履职进一步高效化、规范化。统筹落实水污染治理任务,开展大小梅沙片区综合排查整治工作,全力保障强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辖区河流水质优良率100%,近岸海域水质保持国家海水一类标准。三是创新实施供排水设施“容错”验收,排水设施问题发现率持续下降,完成一批市政管网内窥检测排查和三四级结构性缺陷整改零直排区、小区创建工作保持全市领先。四是高效处理信访投诉,组织开展15次水政执法交底,下达处罚决定书7宗,有效震慑了辖区水事违法行为,为维护辖区良好的水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水资源管理更加高效智能。

  一是深化拓展全国首个水资源管理区块链应用平台使开发测试应用,积极配合市水务局深化污水处理按效付费改革建设,探索发挥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的“新质生产力”。二是持续严控用水总量,强化取用水监督管理,严格地下水取用管理,非常规水资源用水量达200万立方米以上。成立盐田区节水志愿者服务队,签约2项合同节水项目、创建1家节水机关标杆、建成6家节水载体,市政再生水替代量达100万立方米以上,成功推动深圳大梅沙京基洲际度假酒店签订全市首个酒店合同节水管理项目。

  (四)供排水设施服务更有保障。

  一是高标准完成排水管理进小区第一个五年运维工作,统筹加强治水源头管理,充分发挥排水管网的系统性效益,污水收集率提升至96%以上,盐田水质净化厂平均进水BOD浓度稳中有升。完成一批市政管网内窥检测排查和三四级结构性缺陷整改,零直排区、小区创建工作保持全市领先。二是推动2号泵站综合开发项目开工建设,改造市政供水老化管道0.56公里,开展盐田区公共机构(建筑)供水设施提标改造项目,用水保障进一步提升。推动供排水企业开展全国首个“智能化验室”项目测试,通过无人机、机器狗取样送样实现供水、排水指标一站式智能检测,水厂全面实现“无人值守”集中控制,助力绿色低碳水经济发展。

  (五)全民享水乐水氛围更加浓厚。

  一是结合防洪排涝要求挖掘项目公共调蓄功能,整合辖区调蓄空间、结合区域特点,设置差异化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完成海绵城市规划编制,强化建设项目全周期管控,针对关键技术人员开展海绵城市宣传培训。二是提升一批水库基础设施和亲水景观,并完成生态景观蓄水,恩上山塘、叠翠湖水库等新增开放共享滨水空间成为市民游玩热点。推动小梅沙更新同步启动河道提升,加快修复重塑周边河网水系,复苏小梅沙核心水脉活力。三是建成恩上小流域、自来水直饮等2处市级水情教育基地,建设水文化科普宣传长廊。打造专家志愿者河长讲师队伍,开展“世界水日”系列活动、“小白鹭”志愿者河长研学等品牌活动,水文化载体日益丰富。

  二、2025年工作安排

  (一)筑牢安全底线,全力建设韧性滨海城区。

  一是力争建成全国首批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先行先试区和首批示范水库。完成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提升水库专业化、精细化科学管养水平,科学调度景观水位,打造防洪安全、生态共享的示范水库。二是构建立体安全的防洪排涝体系。优化水旱灾害处置流程,建立预案修编与应急演练互促机制,强化应急软硬件设施及人员水平,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大梅沙全市首批海绵城市典范片区建设,系统性提升海绵城市韧性。三是强化全区地面坍塌防治整体规划,深度健全预防与处置双重机制,推广智能化监管系统,对地面坍塌隐患进行全程跟踪和动态管控,充分发挥先进设备和技术的显著优势,及时察觉、迅速治理并彻底消除隐患,持续增强地面坍塌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四是筑牢水务工程质量安全底线,结合水务工程特点,持续加强节假日期间的提级管控、节后复工安全管控、度汛安全管控、危大工程安全管控、有限空间作业等安全管控,推动辖区水务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优化供水保障,探索高效智能管理模式。

  一是加快实施盐田区公共机构(建筑)供水设施提标改造工程,持续推动盐田港水厂至沙头角水厂段原水管网项目和小梅沙泵站项目尽快落地。深化供水管理智能应用,推动“智能化验室”等智能一体化设备测试应用,促进供水技术迭代升级。三是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持续强化取水许可管理,协助推进水资源税改革为我区经济发展做好水资源供应保障。

  (三)倡导全民节水,持续打造全域节水典范。

  一是加强用水指导服务,用好区节水志愿队伍,持续开展节水志愿服务,指导落实工业企业节水十项措施,提高工业企业用水效率,降低非正常用水支出。二是深度挖潜非常规水资源用户和资源,稳步提高辖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三是深化节水载体创建,节水型单位覆盖率提升至20%以上,指导节水载体争创省、市节水示范标杆,实现万元GDP用水量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四是持续推动合同节水管理,以深圳大梅沙京基洲际度假酒店为范本,推动辖区机关、公共机构开展合同节水管理,推动用水大户开展节水改造。

  (四)深化精细管理,确保优良水质稳中有升。

  一是积极配合市水务局深化污水处理按效付费试点建设,协调加快大梅沙东、西泵站等工程立项建设,逐步实现双路排水保障。坚持小区源头问题“治理与预防”两手抓,持续优化“容错”验收机制运作模式,缩短验收周期,实现建设到专业化运营的无缝衔接。深化实施排水管理进小区,做好排水管网“最后一公里”专业化管理,开展部分小区管网三四级结构隐患及“雨进污”改造,保持河流水质全优。四是全面总结评估我区“十四五”水务发展规划实施情况及水务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短板,高标准开展《盐田区水务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全面构建辖区水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系。

  (五)强化系统思维,打造水城共荣魅力河湖。

  一是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推进“河湖长+林长”等“河湖长制+”联合机制落实,凝聚河湖管理保护合力。二是推进水情教育基地等水务设施空间开放预约,完善水文化科普教育体系,持续擦亮“河盐悦色”“碧水卫士”“小白鹭”等水文化品牌。三是指导加快打造大梅沙滨水经济带,推动碧道、水库、河道成为观光线路的重要节点。四是持续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从严从实做好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完善水政执法交底,深入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适时启动生态损害赔偿。


相关稿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