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盐田区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19-09-10
一、上半年全区各类事故总体情况
上半年(截至6月30日),全区共发生道路交通、工矿商贸和火灾等各类安全事故354起,死亡4人,受伤13人(不含火灾事故);同比起数上升11.32%,死亡人数减少4人,下降50%;受伤人数增加4人,上升44.44%。
1.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全区共发生348起,死亡1人,受伤8人;同比起数上升20.42%,死亡人数减少2人,受伤人数增加1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4起,死亡0人,受伤2人;同比起数减少1起,死亡人数减少2人,受伤人数减少4人。
2.工矿商贸及其他事故情况。全区共发生6起(2起未录入),死亡3人,受伤5人;同比起数增加3起,死亡人数减少1人,受伤人数增加3人。
3.火灾事故情况。
二、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一)行业分类事故统计形势分析
全区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0起,死亡3人,受伤7人。按各行业分类统计,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其他行业事故依次占生产安全事故总起数的30.00%、40.00%、30.00%,死亡人数依次占生产安全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6.67%、0.00%、33.33%。从各行业数据来看,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1.道路运输业事故占比大,货柜车事故多发。上半年,盐田区发生的4起生产经营性交通事故,全部与货柜车有关,占比100%。道路交通设施不完善、驾驶员不熟悉路况、驾驶行为不规范、操作不当是导致此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盐田港后方陆域货柜车及过境路段的综合治理,是压减我区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突破口。
2.建筑业安全事故严重性突出。上半年,工矿商贸领域发生的6起事故,其中建筑业事故3起,死亡2人,事故起数占比50%,死亡人数占全区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66.67%。轨道交通建设等建筑工程事故起数多,事故严重性高,需要高度重视,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3.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事故突出。上半年,工矿商贸领域发生的6起事故,有2起事故为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死亡1人,受伤3人,死亡人数占全区生产安全事故总死亡人数的33.33%。因此,规范我区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安全生产,加强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安全监管,势在必行。
(二)事故类型统计形势分析
从事故类型上看,上半年全区生产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车辆伤害、高处坠落、起重伤害、机械伤害四种事故类型。车辆伤害事故起数4起,受伤人数2人,在各类事故中分别占比40%。高处坠落事故起数1起,死亡人数1人,分别占比10%、33.33%,起重伤害发生2起,死亡1人,分别占比20%、33.33%,机械伤害事故起数1起,死亡1人,分别占比10%、33.33%。因此,道路交通和建筑工程中的起重作业是我区事故防范的重点。
(三)各区域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从事故区域分布来看,盐田街道是事故多发区域,发生生产安全事故7起,死亡人数3人,分别占全区事故起数70%、死亡人数100%。梅沙街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起,受伤2人。海山街道发生事故2起,未造成人员死亡,均为交通事故。因此,盐田街道应进行全面总结分析,深入查找弱项,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做好事故防范工作。
三、第三季度安全生产形势研判
1.高温天气易导致各类事故发生。一是天气复杂多变,高温多雨天气导致空气湿度增大,电气设备绝缘等级降低,易发生触电事故;二是天气持续炎热,易发生职业中暑、或因高温而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三是持续高温,有机溶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容易挥发,如因防范应对措施不足导致工作场所通风不畅,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蓄积,浓度升高等危险因素增加,易导致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四是高温环境下,电气线路、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易引发火灾事故。
2.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形势严峻。三季度历来是深圳台风暴雨天气多发季节。一是台风、雷暴、大风及局部强降雨等灾害天气易造成洪水、滑坡、垮塌、泥石流、起重机械倾覆、大型广告牌倒塌事故发生。二是易涝区域可能出现水浸、人员受困,可能出现涉水触电。三是台风暴雨期间,盐田港后方陆域交通繁忙,易出现交通堵塞,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综合分析,全区第三季度各行业领域发生各类事故的风险较高,必须提前预警防范,强化风险管控,及时有效遏制事故多发势头。
四、工作意见和建议
1.要加强小散工程和零星作业的安全监管。当前,零星作业和小散工程事故多发已经成为我区安全生产一个突出问题。各有关单位要坚持全面纳管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监管流程,不留监管盲区和死角;要实行“先备案、后动工”,严格落实零散工程备案登记制度,加强日常监督巡查,落实监管责任;要全面深入摸排辖区内各工程项目,加强施工单位自查自纠,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全面降压事故风险。
2.要扎实推进交通综合治理。要分析总结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找准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综合采取管理、技术、经济、行政等措施,压实责任,消除漏洞;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及节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落实整治;要坚持严格执法,重点针对“两危一客”、货柜车违规停车、电动自行车、行人违反交通规则,扰乱交通秩序的行为,严厉查处,建立常态化值守巡查机制。
3.要全力做好汛期的安全生产工作。要重点防范台风、雷暴、大风及局部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可能受汛期极端天气影响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进行排查,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加强汛期安全检查及防范应对;要加强对易涝区域供电设施,以及路灯、景观灯、公交站亭、监控设备、信号灯等公共场所用电设施的安全检查,防范涉水触电事故发生。要加强对临时建筑、老旧房屋、工棚、挡雨棚、户外广告牌的隐患排查,防止发生倒塌和坠落导致人员伤亡。要加强值班值守、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能够有力、有序、有效处置事故,最大限度减轻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要严密防范高温天气导致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要认真汲取相关事故教训,针对高温高湿天气特点,全面辨识评估触电、火灾、职业中毒、职业中暑等因高温而可能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落实针对性管控措施。要制定防范高温天气各类事故的专项检查方案,通过“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双随机”检查等手段,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专项检查,督促相关单位全面开展隐患自查自纠,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履行企业主体责任。
5.要积极发挥宣传教育引导作用。要充分借助电视、广播、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介,依托各社区工作站、各工业园区及企业、各物业管理公司,广泛持续地进行安全预警提示,宣传交通运输、零散作业、用电、特种设备使用、防风、防雷、防暴雨等安全知识,督促警示企业、单位和社区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逐步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