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幸福盐田指标体系》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4-01-09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幸福盐田指标体系》的通知

 

深盐府〔201345

各街道办事处,区直、驻盐各单位:

幸福盐田指标体系》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2013年11月18

 

幸福盐田指标体系

 

根据省政府《印发幸福广东指标体系的通知》(粤府〔2011123号)和市发改委、统计局《关于印发<深圳市组织实施建设幸福广东指标体系评价工作方案>的通知》(深发改〔2012667号)要求,为配合幸福广东指标体系评价工作,提高我区社会建设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幸福盐田指标体系

幸福盐田指标体系由客观评价指标和主观评价指标两部分构成,力求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反映辖区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和幸福生活感受。客观评价指标由10个方面的一级指标,共42个二级指标组成。主要包括:就业和收入、教育和文化、医疗卫生和健康、社会保障、消费和住房、公用设施、社会安全、社会服务、权益保障、人居环境等方面。客观评价指标通过部门统计资料取得指标数据。主观评价指标由7个方面的一级指标,共35个二级指标组成。主要包括:居民对经济状况、政府服务与社会公平、精神文化生活、社会环境、生态环保、生活质量、社区生活等方面的满意度。主观评价指标通过对居民开展抽样调查取得指标数据,调查工作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实施。

幸福盐田指标体系具体如下:

一、客观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编号

名称

权重(%

编号

名称

权重(%

指标性质

数据来源

E1

就业 和收入

14

a1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60

正向

区统计局

a2

城镇居民收入最高最低组别比

20

逆向

区统计局

a3

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

10

正向

区统计局

a4

城镇登记失业率

10

逆向

区人力局

E2

教育  和文化

9

b1

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

25

正向

区教育局

b2

规范化幼儿园达标率

20

正向

区教育局

b3

职业技能培训人数占从业人员比重

25

正向

区人力局

b4

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15

正向

区文体局

b5

年人均参与文化活动次数

15

正向

区文体局

E3

医疗  卫生  和健康

9

c1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

20

正向

区卫人局

c2

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量占比

20

正向

区卫人局

c3

每万人拥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面积

30

正向

区文体局

c4

城镇居民体质达标率

30

正向

区文体局

E4

社会  保障

12

d1

每万人拥有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床位数

20

正向

区民政局

d2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20

正向

盐田社保分局

d3

医疗保险参保率

20

正向

盐田社保分局

E4

社会  保障

12

d4

工伤保险覆盖率

20

正向

盐田社保分局

d5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占城镇人均消费支出比例

20

适度

区民政局区统计局

E5

消费  和住房

12

e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30

逆向

区统计局

e2

发展型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

40

正向

区统计局

e3

城镇保障性住房任务完成率

30

正向

区住建局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编号

名称

权重(%

编号

名称

权重(%

指标性质

数据来源

E6

公用  设施

6

f1

城市每万人公交车辆拥有量

60

正向

东部交通运输局

f2

城镇每万人拥有城乡社区服务设施数

40

正向

区民政局

E7

社会  安全

10

g1

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20

逆向

区安监局

g2

食品安全指数

20

正向

经促局

g3

药品安全指数

20

正向

区卫人局

g4

万人治安和刑事警情数

40

逆向

盐田公安分局

E8

社会  服务

7

h1

每万人持证上岗社工人数

25

正向

区民政局

h2

困难群众救助覆盖率

25

正向

区民政局

h3

每万人行政效能投诉量

25

逆向

区监察局

h4

信访案件按期办结率

25

正向

区信访局

E9

权益  保障

8

i1

涉及民生重大决策的民调率和听证率

20

正向

区法制办

i2

行政复议案件按时办结率

20

正向

区法制办

i3

法院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

20

正向

区法院

i4

公开民主管理示范达标率

20

正向

区民政局

i5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

20

正向

区人力局

E10

人居  环境

13

j1

森林覆盖率

20

正向

区城管局

j2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5

正向

区城管局

j3

城市全年空气二级以上天数比例

20

正向

区环水局

j4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5

正向

区城管局

E10

人居  环境

13

j5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15

正向

区环保

j6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5

正向

区环保

 

二、主观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编号

名称

权重(%

编号

名称

权重(%

S1

经济  状况

20

a1

对个人(或家庭)总收入的满意度

60

a2

为满足基本生活开支所面临经济压力感受

40

S2

政府服务与社会公平

15

b1

对政府服务态度的满意度

15

b2

对政府工作效率的满意度

15

b3

对诉求表达渠道的满意度

10

b4

对政务公开的满意度

15

b5

对政府依法行政的满意度

15

b6

对政府部门廉政建设的满意度

15

b7

对政治选举权利保障的满意度

15

S3

精神

文化

生活

20

c1

对文化娱乐生活的满意度

40

c2

对体育健身活动频率的满意度

30

c3

对体育健身设施完好度的满意度

30

S4

社会  环境

20

d1

对工作或创业环境的满意度

15

d2

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度

25

d3

对居民文明程度的满意度

20

d4

对社会诚信状况的满意度

20

 

d5

对食品药品安全状况的满意度

20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编号

名称

权重(%

编号

名称

权重(%

S5

生态环保

10

e1

对空气质量的满意度

15

S5

生态

环保

10

e2

对饮用水质量的满意度

20

e3

对噪声控制的满意度

15

e4

对环境卫生状况的满意度

15

e5

对城区绿化建设状况的满意度

15

e6

对生态环境的总体满意度

20

S6

生活  质量

10

f1

对自身和家人近一年身体健康状况满意度

25

f2

对目前居住条件的满意度

15

f3

对自身休闲状况的满意度

5

f4

对目前职业(工作)的满意度

15

f5

对自身职业技能(创业能力)的满意度

5

f6

对教育条件和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15

f7

对交通便利程度的满意度

10

f8

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10

S7

社区  生活

5

g1

对居住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满意度

20

g2

对居住社区管理事务公开性的满意度

20

g3

对居住社区卫生环境的满意度

30

g4

对居住社区治安环境的满意度

30

 

附件:1.“幸福盐田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2.“幸福盐田指标体系客观评价指标解释

3.盐田区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略)     

 

 

附件1

幸福盐田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为科学评价建设幸福盐田工作情况,根据幸福盐田指标体系构成,构造幸福盐田综合评价指数如下:

幸福盐田综合评价指数=客观指标综合评价指数GE×60               +主观指标综合评价指数GS×40

一、客观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1.客观指标综合评价指数GE的计算。

客观指标分为2个层次:一级指标Ei(i=110)和二级指标xi,客观指标综合评价指数由一级指标指数加权总和合成:

客观指标综合评价指数GE=∑EiWi/100,( i=110),

其中,Ei为一级指标指数,Wi为一级指标的权数,Wi=100

2.客观一级指标指数Ei的计算。

客观一级指标指数Ei由客观二级指标xi经无量纲化处理后得到的二级指标指数ki加权总和合成。

客观一级指标指数Ei∑kjqj/100(j=1nn为每个一级指标组内的二级指标个数)

其中,ki为二级指标指数,qj为二级指标的权数,qj=100

3.客观二级指标指数kj的计算。

客观二级指标指数采用指数化转换方法对客观二级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根据指标性质,分三种情况采用转换公式:

对于正向指标:kj=xj/x0

对于逆向指标:先转化为正指标,xj′= 1/xjx0′= 1/x0,再计算kj= xj′/ x0

对于适度指标,先确定出适度范围内的中值(中值可采用全市各区平均数值,或设定适度值),指标值xj小于适度中值的按正指标公式计算,指标值xj大于适度中值的按逆指标公式计算。

以上公式中,xj表示某二级指标的报告期数值,x0表示该指标的基期数值(适度指标则为适度中值)。

二、主观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主观指标也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主观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与客观指标评价方法类似。

1.主观指标综合评价指数GS的计算。

客观指标综合评价指数GS=∑SiWi/100, (i=18)

其中,Si为一级指标指数,Wi为一级指标的权数,Wi=100

2.主观一级指标指数Si的计算。

主观一级指标指数Si由主观二级指标指数ci加权总和合成。

主观一级指标指数Si∑cjqj/100(j=1nn为每个一级指标组内的二级指标个数)

其中,cj为二级指标指数,qj为二级指标的权数,qj=100

3.主观二级指标指数cj的计算。

主观二级指标指数cj即为调查问卷中每个问题的得分。对每个题目采用10分制评价,分数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调查问卷中A3A4项问题为主观评价二级指标a1的下一级指标,权重各占a150%;调查问卷中F7.1F7.2项问题为主观评价二级指标f1的下一级指标,权重各占f150%F10F11项问题为主观评价二级指标f4的下一级指标,权重各占f450%

对某个题目,以Dr表示每个分值(其中Dr=1,2,…,10分;若选择不评价,即第“11”项,则赋予5.5分),以每个分值的得票率为权重wrwr100),加权平均得到该题目的得分cj=∑Drwr, 即:cj=1×w1+2×w2+……+10×w10+5.5×w11

 

 

附件2

幸福盐田指标体系客观评价指标解释

 

E1.就业和收入

  a1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指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在一年内平均每人所得到的货币工资额。计算方法为:报告期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除以报告期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人数。

    数据来源:区统计局。

  a2城镇居民收入最高最低组别比。

反映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按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低对城镇居民进行五等份分组,分为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及高收入户,城镇居民最高最低组别收入比是指最高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

数据来源:区统计局。

  a3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

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地区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两者比重=劳动者报酬/地区生产总值×100%

数据来源:区统计局。

  a4城镇登记失业率。

指报告期末登记失业人员人数占期末从业人员人数与登记失业人员人数之和的比例。

数据来源:区人力局。

E2.教育和文化

  b1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

指当地达到规范化标准的义务教育学校占当地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比例。规范化学校达标按《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有关标准认定。

数据来源:区教育局。

  b2规范化幼儿园覆盖率。

指当地达到规范化标准的幼儿园占当地幼儿园总数的比例。

数据来源:区教育局。

  b3职业技能培训人数占从业人员比重。

指报告期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与从业人员总数之比。

数据来源:区人力局。

  b4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指按常住人口计算,每万人拥有的公益性文化场地设施面积。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是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室内业务用房面积,不含室外文化设施面积。公益性文化场馆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室。

数据来源:区文体局。

  b5年人均参与文化活动次数。

  指一个地区平均每年观看电影、文艺演出和各类展览,以及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的受众总人次数与常住人口数之比。

数据来源:区文体局。

E3.医疗卫生和健康

  c1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

  指按常住人口计算每千人拥有的医院(含卫生院)病床数量。 

数据来源:区卫人局。

   c2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量占比。

指当年基层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占当地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例。基层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一级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含未定等级的区以下相应机构)、妇幼保健所(站)、专科疾病防治所(站)、门诊部、诊所(医务室、卫生所)、村卫生室的总诊疗人次之

数据来源:区卫人局。

  c3每万人拥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面积。

  指按常住人口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面积。其中体育场地是指由各级政府举办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包括免费或收费性的用于开展体育活动的体育场地设施,包括各类大型体育场地设施、全民健身广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不含高尔夫球场、海滨浴场、绿道、登山步道等)。

数据来源:区文体局。

  c4城镇居民体质达标率。

指报告期内通过抽样测试方式对城镇居民进行体质测定评价,总评分达到合格以上的人数占抽样测试总人数的比率。

数据来源:区文体局。

E4.社会保障

  d1每万人拥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

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是指提供食宿,不以盈利为目的收养性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床位数。收养性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分事业单位、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3类。包括革命伤残军人修养院、复退军人慢性病疗养院、复退军人精神病院、光荣院、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院、老年收养性机构(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

数据来源:区民政局。

  d2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指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占16岁以上常住人口比例。

数据来源:盐田社保分局。

  d3医疗保险参保率。

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占常住人口数的比例。

数据来源:盐田社保分局。

  d4工伤保险覆盖率。

  指参加工伤保险人员占在本地区各类用人单位稳定就业的人员的比例。本指标体系中采用深圳市工伤保险覆盖率。

数据来源:盐田社保分局。

  d5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占城镇人均消费支出比例。

  指标反映低保对象的生活保障水平。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按照当地维持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煤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义务教育费用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数据来源:区民政局、统计局。

  E5.消费和住房

  e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度量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本指标体系中采用深圳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区统计局。

  e2发展型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

发展型消费指城镇居民用于发展需求的消费,现阶段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健康保健和交通通信等消费。

数据来源:区统计局。

  e3城镇保障性住房任务完成率。

  指本区年内完成住房保障任务占与市政府签订住房保障工作目标任务的比率。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包括保障性住房(廉租住房保障、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林业、农垦、城市棚户区改造)。从2010年起,国家、省及市县都层层签订了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

数据来源:区住建局。

  E6.公用设施

  f1城市每万人公交车辆拥有量。

指按城市人口计算的每万人平均拥有公共交通运营车标台数。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和轨道交通(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其中,公交车标台数使用交通部门提供的数据计算(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公交车标台数),城市人口总数使用常住人口计算。

数据来源:东部交通运输局。

  f2每万人拥有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

  指每万常住人口拥有的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社区服务设施是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活动或服务的场所,分为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和其他社区服务设施。

 数据来源:区民政局。

  E7.社会安全

  g1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安全事故包括:工矿商贸类、道路交通、火灾等事故。

数据来源:区安监局。

  g2食品安全指数。

  食品安全指数由两部分构成:重点品种食品监测合格情况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情况。

  重点品种食品监测合格指标。选取社会公众最常食用的七大类食品,包括米及米制品、面及面制品、肉及肉制品、农产品(蔬菜、水果)、水产品(淡水鱼、近海海鱼)、乳及乳制品、食用油作为监测对象,评估重点品种食品监测平均合格率并赋予评分分值。

  重点品种食品监测平均合格率=∑每类重点品种食品监测合格样品数/七大类重点品种食品监测样品总数×100%。其中,每类重点品种食品的一份样品在监测项目中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为此份样品不合格。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辖区内年度食物中毒人数/辖区常住人口数(单位:1/百万)。

数据来源:区经促局

g3药品安全指数。

药品安全指数=药品评价性抽样合格率×60%+监督抽验靶向命中率×15%+国家基本药物抽验执行情况×25%

数据来源:区卫人局。

g4万人治安和刑事警情数。

指年度发生的治安和刑事警情数与常住人口之比。

数据来源:盐田公安分局。

  E8.社会服务

h1每万人持证上岗社工人数。

指每万常住人口中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并上岗的人数。

数据来源:区民政局。

  h2困难群众救助覆盖率。

  指上年度辖区内接受社会救助的困难群众人数占困难群众总人数的比重。困难群众包括:低保人群、残疾人、农村五保对象、三无对象。三无对象包括:成乡居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包括孤儿、城市孤老等。

数据来源:区民政局。

  h3每万人行政效能投诉量。

  行政效能投诉量指本区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受到的投诉量。

数据来源:区监察局。

  h4信访案件按期办结率。

指本区各级信访案件在指定办理期限内办结的数量占信访案件总量的比例。

数据来源:区信访局。

  E9.权益保障。

  i1涉及民生重大决策的听证率。

  指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制定过程中举行民意调查和听证数量占制定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数量的比重,是反映决策制定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的重要指标。

  数据来源:区法制办。

  i2行政复议案件按时办结率。

  指年内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在法定期限内办结的比率。

  数据来源:区法制办。

  i3法院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

  指年内人民法院在法定审理期限内办结的各类案件数与总结案数的比值。

  数据来源:区法院。

  i4公开民主管理示范达标率。

  指实行居公开民主管理示范的居委会数占当地居委会总数的比值。  

  数据来源:区民政局。

  i5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

指年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在法定审限内审结案件的效率。

数据来源:区人力局。

  E10.人居环境

  j1森林覆盖率。

  指行政区域内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例。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和竹林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

  数据来源:区城管局。

  j2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指报告期末常住人口平均每人拥有的公园绿地面积。城区公园绿地面积以遥感测试的数据为依据。

  数据来源:区城管局。

  j3城市全年空气二级以上天数比例。

指根据每年每月每日空气污染指数(API指数)统计,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即优良天数)占全年有效天数的百分比。

  数据来源:区环保水局。

  j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是指报告期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与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比率。

  数据来源:区城管局。

  j5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指经过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或二级以上处理,或其它处理设施处理(相当于二级处理),且达到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量与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

  数据来源:区环保水局。

  j6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指水质达标功能区的个数占所有参评水功能区个数的比例。水功能区达标是指所有参评水质项目均满足水质类别管理目标要求的水功能区,有任何一项不满足水质类别管理目标要求的均为水质不达标水功能区。

数据来源:区环保水局。

说明:各项指标涉及按常住人口平均的,以区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为准,部门提供直接指标数据。

 

 



附件:

相关法规: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