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机关各科室,下属事业单位:
《盐田区人力资源局2011年工作总结》已经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
盐田区人力资源局
二○一二年一月五日
盐田区人力资源局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充分就业城区建设,深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保障了全区就业形势和劳动关系的总体稳定。
2011年我局共安置失业人员就业821人,认定就业困难人员690人,继续保持辖区“零就业家庭”零记录。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组织发动辖区18个社区全部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区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达5781人次,圆满完成盐田区首届来深建设者综合素质提升培训任务,共培训来深建设者20216名。办理企业劳动、人事立户及年审共409家,引进各类人才1059人。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5%,劳动信访案件办结率100%,劳动争议仲裁法定时限结案率96%,劳动监察监控率100%。
一、贯彻落实就业政策,建设充分就业城区
(一)实现就业服务信息化,推进就业服务属地化管理。
推动我区进一步健全区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有机联动的就业工作机制,以深化充分就业城区建设为目标,推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继续向纵深发展,全区18个社区全部申报参加创建活动,进一步扩展工作范围,严格工作要求,巩固扩大工作成果。至2011年底,各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任务目标圆满完成。全面推进就业服务信息化和网络化,在全区18个社区工作站建立就业服务信息化系统平台,全面实现就业服务信息查询终端延伸至社区,实现就业岗位开发、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等工作的基层化和便民化。
(二)强化动态帮扶和跟踪服务,鼓励扶持辖区居民自主创业。
为有志创业的辖区居民提供系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培训,全年共举办创业意识培训班10期,培训530人。开展2011年盐田区创业推介会活动,在三场推介会活动中现场向348名户籍居民推介25个创业项目。积极扶持辖区自主创业人员,主动回访已成功开业或立项的创业者,为创业成功人员提供补贴11万多元。全年共扶持28名户籍人员成功创业。
(三)实施就业帮扶行动,促进重点群体实现就业。
重点帮扶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就业困难人员690人,坚持“三必访”,全面兑现灵活就业、临近退休补贴等各项就业帮扶优惠政策,全年共审核灵活就业补贴、临近退休社保补贴和就业援助补贴5933人次。针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重点对离校未就业的“双困生”提供就业帮扶,举办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促进115名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6名大学毕业生参加见习计划,2名大学毕业生成功创业。
(四)加强劳动者管理与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动态跟踪就业登记工作进度,对重点企业及进度落后的用人单位进行督查,共为120家企业办理登记立户,录入就业人员信息13624人次。开展“春风行动2011”活动,东部人力资源市场为广大农民工免费提供现场招聘、求职存档、推荐岗位等各项公益性职业介绍服务,全年共举办现场招聘会95场,提供岗位74422个,服务求职者22241人次。举办2011年企业用工情况座谈会,及时了解辖区企业用工需求。组织辖区企业赴湛江参加“南粤春暖”劳务合作招聘会,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举办“盐田区2011年来盐建设者迎春晚宴”,认真开展工人生活所等公共服务场所的安全排查,为广大员工营造优质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
二、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力保大运会期间辖区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一)多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深化推进辖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向辖区用人单位提供合同文本6万余份。审核集体合同116宗,审核工资集体协商协议32宗,完成特殊工时工作制审批71宗,对11家实施特殊工时制度的企业进行专项走访督查。会同有关单位举办了沙头角保税区、盐田港物流保税区企业劳动合同法知识培训班、盐田港口汽车运输业劳动争议调解员培训班。同中国移动盐田分公司联合开展劳动普法宣传季活动,组织开展了百场厂区社区驻点咨询活动和12.4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共选取50家企业开展“送法进企”。局领导带队走访了12家2010年度劳资纠纷较多、规模较大的企业和部分街道社区,对基层劳动关系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和指导。做好区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日常具体工作,强化劳动关系季度例会制度,加强了劳动关系疑难问题的研究,印发了《盐田区劳动关系若干疑难问题处理意见》。
(二)推动基层调解组织和协调组织建设,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城区。
推动区政府出台《盐田区创建广东省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城区专项活动工作方案》,印发了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城区建设一系列文件,正式启动盐田区创建广东省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城区专项活动。策划开展盐田区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提升培训活动,推动各街道、各社区和各保税区全部成立区域性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各街道、各社区成立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盐田港汽车运输行业、市集装箱拖车行业和盐田区个体私营经济组织成立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为和谐劳动关系城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推荐百泰珠宝公司参评广东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推荐11家企业和4个社区参评深圳市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示范社区创建评选推荐活动。配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面向35家企业开展了企业薪酬调查。
(三)不断完善劳动争议行政调解机制建设,劳动信访联动处理效果显著。
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接访”的原则,规范劳动争议调解程序,综合运用手段加大调解力度,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信访问题,对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来访,及时报告加强协调,将劳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防范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全年劳动信访窗口共受理员工来访1047批次,比去年同比下降29%,处理集体上访46批次,30人以上重大集体来访2宗。坚持每月的领导接访日制度,局领导共接访53批次75人次,包案26宗。信访件办结率100%。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受理调解申请292宗,同比增加128%,涉及人数374人,共涉及金额193.6万元,已调解279宗,调解率达95%,有效化解了大量劳动争议。
(四)加强重点行业劳动监察,维护员工权益保障劳动关系稳定。
完善劳动监察分类监控制度,深入推进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录入及更新用人单位劳动监察信息18480家次。与公安、市场监督、城管、住建等部门密切合作,开展了大运期间劳动监察维稳行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环卫清洁行业重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检查、工资支付大检查等6项专项行动。劳动监察大队共检查用人单位674家次,处理投诉举报案件136宗,涉及员工20480人,为694名员工追回工资、押金等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465万元。加强了对劳动违法单位的查处力度,立案查处44家违法单位,作出行政警告10家,行政处罚4家,罚款人民币2.5万元。快速妥善处理了23宗劳资纠纷事件,其中重大劳资纠纷11宗。
(五)推进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妥善调处劳动争议。
以区机构改革为契机,推动成立盐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盐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全面规范劳动仲裁办案机制,组织人员编写劳动仲裁裁决书模板并对典型案件进行汇编。根据新增加的人事争议职能及时调整劳动人事仲裁各项规章制度,梳理办案流程,进一步规范办案标准和提高案件处理水平。立案受理仲裁案件410宗,比去年同期上升15%,案件涉及劳动者411人,比去年同期下降62%。未发生30人以上集体劳动争议,审结劳动仲裁案件405宗(含去年未结案件26宗),其中调解、撤诉254宗,调解、撤诉率达62%。
三、服务辖区发展大局,培养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一)全面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职业培训创特色。
辖区各类培训机构开办各类培训班195期,培训总人数达5781人。审核来深建设者职业培训和鉴定补贴454人,补贴45400元;审核失业人员技能培训、公共培训和创业意识培训补贴申请1145人次,涉及金额127305元。面向户籍失业人员开展制衣技能、自主创业、职业技能等多类型培训,其中开办自主创业培训班3期,培训人数69人,创业意识培训班9期,合计培训失业人员492人。承办列入2011年区政府民生实事的盐田区首届来深建设者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工作,面向全区来深建设者免费提供4小时内容涵盖多方面的培训课程,共开展134期培训,培训84家企业20216人次。组织开展技能鉴定5期,核发职业资格证书244份。
(二)落实新政策推行新举措,服务辖区人才发展。
深入走访华大基因研究院、周大福珠宝公司、中显微电子公司等10多家企业,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及招调员工的在岗情况。办理企业劳动立户及年审315家,人事立户及年审94家,引进各类人才1059人,其中接受应届毕业生490人。组织辖区企业参加深圳市校园招聘会、第七届东北亚博览会大型人才交流会和盐田区南京校园招聘会等,促进企业与594名优秀应届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加强调研分析,撰写1998-2010年引进人才分析报告,为辖区人才进一步发展夯实基础。区机构改革后履行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管理职责,及时建立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台帐,积极研究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管理办法,规范管理机制,共审核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备案27人,为我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聘临聘人员4名。
关于印发《盐田区人力资源局2011年工作总结》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2-03-30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