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区长杨军:“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粤港澳大湾区视野下的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区域范例”研讨会暨南方报业观察团盐田行活动座谈会,围绕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开展交流。”
今天座谈活动的主要内容有4项:一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方日报社副总编辑王更辉致辞;二是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时卫干同志介绍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有关情况;三是南方报业观察团专家交流发言;四是区委书记陈清同志讲话。
出席今天会议的有中宣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集中蹲点采访的各位媒体朋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负责人,南方报业观察团各位专家,他们分别是:学习时报社副社长、研究员杨英杰;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省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宣讲团成员毛艳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袁奇峰;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 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教授、香港大学中国与全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肖耿;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张克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城市智库秘书长何山
“盐田地处中国南海之滨、大鹏湾畔,与香港隔海相望、陆路相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盐田又一次站在了时代‘风口’,又一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未来一个时期,将是盐田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黄金战略机遇期。我们相信,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宏大画卷中,必定有盐田浓墨重彩的华章!”
“当前,南方报业正在深度推进媒体融合,全力打造智慧型文化传播集团,希望以南方报业观察团盐田行活动为契机,双方进一步加强联系和沟通,拓展双方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为盐田区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建设尖兵,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先进滨海城区做出更大贡献。”
接下来是盐田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时卫干同志介绍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有关情况。
“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是深圳市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盐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方向。沙头角合作区的规划思路是按照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指引,紧紧围绕旅游+消费的概念,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开推动双方的融合发展,为两地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战略定位上,主要是要改变区域现状定位和现有的边界管理模式,同时凸显人文、休闲、健康港湾特色,实现休闲、度假、旅游等多元化的产品丰富;打造服务完善、活力充沛的深港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大湾区深入合作示范区。”
“在发展目标上,到2020年到2022年通过深港携手共建,实现商贸消费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深港交流合作深入广泛,合作区内发展动力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到2030年,跨境商贸和旅游潜力充分释放,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流通要素基础设施完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安全高效,生态环境一流。”
“盐田要建设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我们有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粤港澳大湾区中央政策,战略规划也很明确,包括省市很支持,盐田区政府紧锣密鼓在发展,包括人文优势,包括书记、区长、各位领导都出席会议,为我们建言献策都非常好。关键是能不能找到突破点。盐田有很大的空间,其中之一就是跟香港如何合作,我个人感觉,香港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了,随着中国和内地的发展,怎么能够解决香港缺什么我们对接上补齐,不仅仅是我们缺什么香港可以对接什么,如果可以跳出这个圈子思考我们可以给香港提供什么,我觉得在这里盐田建设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或许是一个在整体战略上的试验。”
“‘旅游消费’这是你们的关键词,我们现在到底可以走多远?从全球来看三个零‘零关税、零壁垒、零补助’,再加上创业,甚至创新的一个功能。“
“根据我们对香港的研究,我们发现在湾区规划实际上也充分强调一个问题: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谁融入?我认为首先是年轻人融入。根据我现在的观察,我觉得怎样把香港的年轻人争取过来,怎样通过包括深圳、珠海这些重要的口岸能够让他们到内地来打拼、就业、创业、创新,我觉得这应该是一篇大文章,而且我觉得中英街是有可能走这篇文章的,能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创建一个‘深港青年合作创业平台’。“
“怎样利用两地的优势在年轻人合作创业上增加这样的功能?中英街最大的功能是同一个空间跨境融合,在其他地方除了横琴暂时还不能做到,所以我提出怎样在这里构建一个青年合作创业创新的平台。有了平台,我们可能还要解决‘引流’的问题。实际上现在的‘旅游消费平台’也是面临‘引流’的问题。引流,我认为有几个方面:用实业引流;用政府的政策引导引流;用深圳强大的城市变现能力引流。“
“香港面临着物理空间和香港本地市场的瓶颈,如果没有粤港澳大湾区的支持是很难解决的。但是香港的经济、金融层面非常优秀,这些是我们一定要在建设大湾区的过程中学习的。”
“首先谈一下我们讲的‘沙头角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这个概念可不可行,需不需要做。从沙头角优势来讲,建设‘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时机成熟、条件也比较好,比如像我们现在产业港口、物流、黄金、珠宝、滨海像这些都是大旅游的概念,尤其是黄金、珠宝、滨海都是大旅游的概念,还是有一个很好的基础,这里有很好的旅游资源,包括人文资源。”
“从这个意义来讲,我非常赞同丁老师的意见,我们要从沙头角消费和旅游作为一个切入点,但是实际上我们要想的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我们能不能作为特区里面的一个特区。能不能有一个新的模式,这个模式可以以香港经济金融商业体制为母版,我觉得沙头角是盐田的一个切入点,沙头角具备很好的基础和要素,能够营造一种环境。”
“建设‘国际一流消费合作区’内涵是什么?我们盐田本身就是一个滨海城区,这是一个很好的区位,刚才几位专家也谈到了,包括像创业、制度示范作用,我认为要建立‘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就要把‘宜居、宜业的滨海城区‘这个概念打好。首先要体现活力、生机,不只需要有产业,还可以创业。没有活力、没有产业、没有创业的区域,跟我们要打造有活力的湾区城市是不相符的。我们要把这个内涵定位好,要能够创业,有活力,有产业。”
“关于边境合作实验区,比如前海强调金融合作,他们也讲直接的联系通道,与之相比,我们本来就是一个边境地区,我们旅游边境区跟前海不一样,跟深港科创园区也不一样。前海强调科创,我们‘合作实验区’要发挥好边境合作区的经济效应。怎么把盐田保税港区的开放元素、口岸元素、购物元素更好地做大,赋予内涵?比如跨境电商的发展、跨境金融的发展等等都可以作为我们‘边境实验区’的内涵来发展。”
“我认为中英街‘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要规划好,需要考虑规划哪些元素、哪些项目。比如我们步行购物街,这个主要是有没有好的商家规划。还要考虑历史文化和文物,包括相关一百多年以来的历史文物保护,例如博物馆、客家文化旅游。“
“盐田是我们对外开放非常重要的口岸,是一个货物口岸,我们在货物口岸讨论关于’人流口岸‘的话题很有意思。如果把视野放大,把尺度放大到盐田口岸,把盐田整个片区作为一个特殊管理区的可能性,很有价值的想象。就是海关后退,做厚做宽。有很多地区在做这个事,这是一个特殊的关税区模型。”
“如果想把沙头角激活,可以通过功能设计和技术手段实现,把这个地区变成一个海关,和口岸并联在一起,这个要利用空间资源整合和设施的建设。”
“我们需要想象力,把盐田的发展上升到更高的层面,让其成为实验地区,实现我们一系列的战略的谋划。中国国际化的问题、科技创新的话题、香港人发展的问题,要把这些话题作为我们测试的方向。有没有可能把盐田纳入到合作实验区,用沙头角作为先行实验的一个节点,探索一些体制和机制,我觉得这是充满想象力的事。”
沙头角也是深圳和香港历史传承和未来合作的节点,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也是一个亮点,希望把沙头角作为一个发展的点来挖掘。
“盐田应该抓的不止沙头角一个点,应该抓中国海上之都,东边的大亚湾、大鹏湾加上合作区。我们觉得东部开发以后有很好的机会,大鹏和盐田的格局要有全球观,要有点、线、面的结合。我认为盐田的发展要把握这几点:第一,在制度设计上有所突破;第二,功能定位到底是点聚焦还是作为辐射通道;第三,多跟香港协商;第四,创造环境;第五,高位推广。“
讨论‘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要从两个角度考虑:第一可以给内地带来什么?第二可以给香港带来什么?不管搞旅游还是消费,有三个指标可以作为衡量依据:第一,有利于国内消费者。第二,有利于学习香港的管理经营模式。第三,有利于给香港青年带来创业的机会。从三个“有利于”的思路看旅游和消费会找到一个新的视角。
”如果从三点来讲,给香港带来创业机会,学习香港的管理模式,包括吸引国内的消费者,我们‘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的建设是比较成功的。”
盐田区委书记陈清:“今天研讨会各位专家讲了非常好的意见,有的站在很宏观高远的站位,远远超过我们一个区的概念。有的讲的很具体,可以启发我们很好的思路。我们会把大家好的意见和建议吸纳到我们接下来要动手干的活和我们做的规划当中去,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表示衷心的感谢!”
“经过20年的发展我们回过头看,盐田是基本上较好实现了国家的战略意图。大家有所不知,我们盐田港是国际上知名的非常成功的港口,包括我们购进那么多的货物,为什么要到盐田港进货,是因为服务非常好。我们盐田站在新的起点,在新形势下,我们自己知道肩上的责任和担当。第一,坚持谋定而后动,把改革开放落实到我们的实际行动当中。第二,合作。第三,抓重点。我们做规划提出四点,跨境旅游合作区;国际商贸消费先行区,围绕经济、交流、商贸、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深港先行先试平台,从沙头角进行“辐射和拓展”;最后是大湾区深度合作示范区。接下来不仅想把生态做好,更主要的是想把社会服务、现代化服务、管理社会治理做好“
“协同港澳一起建设‘世界旅游的目的地’我们是有这个条件的,这边的海滩是相当漂亮的,瘀泥也不用清,是世界有名的海港,而且没有大的风浪,我们期待各位专家帮我们多提意见,我们盐田在上级领导下,敢闯敢试,争取有一个比较好的答卷的成果呈现给大家,请大家放心。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各位媒体朋友做完这个活动,常来盐田做客指导,谢谢大家。”
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方日报社副总编辑王更辉致辞。
二、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时卫干同志介绍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有关情况。
三、南方报业观察团专家交流发言。
四、区委书记陈清同志讲话。
杨英杰:学习时报社副社长、研究员。
毛艳华: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省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宣讲团成员。
袁奇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丁力: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
肖耿: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教授、香港大学中国与全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张克科: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
何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城市智库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