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时间:2016-12-05
禽流感是一种人、禽、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
一、人患禽流感的临床表现
人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其他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泻、腹痛、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体温多持续在39摄氏度以上。一旦引起病毒性肺炎,则后果比较严重,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
二、人患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1.接触病(死)鸡、鸭等禽类及其排泄物与分泌物。
2.吸入病禽咳嗽或鸣叫时喷射出的带有H5N1病毒的飞沫。
3.吃了病禽物品或被病禽污染的肉制品等食物。
三、人患禽流感的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病(死)鸡、鸭等禽类。处理死亡家禽时,应穿防护衣,戴手套和口罩,事后马上消毒或用肥皂洗手。
2.避免与禽流感器者接触。
3.避免食用末煮熟的鸡、鸭等禽类食品。
4.不随意进出疫区。
5.勤洗手,特别是接触禽类后更要及时洗手。
6.发现有疑似流感症状要及时就诊。接触禽类后,如出现发烧、头痛、发冷、哆嗦、浑身疼痛无力、喉咙痛、咳嗽等症状,且48小时内不退烧者,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