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1-09
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办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区志办紧密围绕服务盐田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盐田的大局,认真履行“存史、资政、育人”职能,按照年初的各项工作计划,切实贯彻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区志办(党史)工作
(一)《深圳市盐田区志》编纂工作
一是制定目标计划,统筹安排全年编纂工作任务。年初,区志办制订详细的《深圳市盐田区志》(以下简称区志)编纂进度安排表,统筹安排全年区志的终审、校对印刷等各阶段任务内容。二是组织专家评审验收。1月,区志通过由深圳市政府组织、深圳市区志审查委员会具体实施的终审验收。来自各地、各部门的专家、学者对志稿进行审读评审,提出较多颇有见地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终审会后,区志办全体人员放弃春节和周末休息时间,围绕评审会专家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认真梳理,择善而从,对志稿一再进行细致的修改加工。三是对区志版式样稿反复核校。5月,经区志办专家、市史志办和方志出版社专家的反复审读,区志通过了“终核”,交方志出版社审定,形成了区志付印稿。6~7月,根据方志出版社各位专家意见,再次进行全方位的修改、打磨,对甄选的照片及文字说明也再次进行审核,并对近1000页的区志排版样稿进行逐页的版式审核,避免出现版式错误,达到图文相宜,美观大方的要求。区志稿于9月通过了方志出版社的复审。四是邀请区老领导审读把关。9月,区志办特别邀请了张全方、陈继顺、曾启信、杨汉松4位盐田区的老领导作为区志编纂顾问,并请他们对区志稿进行最后读审。4位领导长期工作、生活在盐田区,对盐田区的人文、历史、各项事业发展情况都十分熟悉,他们不辞辛劳地认真审读了150万字的志稿,甚至翻阅大量资料、工作日记,实地走访核实其中一些资料准确性。他们在对志稿的成果表示肯定的同时,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区志办组织专家对提出有疑问部分内容又再次进行了补充、核实,并对区志版式也再次进行严格审查。五是区志文字校对、审查阶段。10月,盐田区志进入印刷前最后的文字校对阶段。全体专家和工作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的对志稿文字进行严谨、认真的校对工作。区志稿经过无数次校对、反复审查,于11月下旬完成,交付印刷厂印刷。全志共9编59章262节,设《概述》、《大事记》、《专记》、《索引》和《附录》,总篇幅约150万字,照片481张。
(二)《盐田年鉴》编纂工作
一是组织专家讲座,辅导稿件撰写工作。1月初,区志办下发了《关于开展<盐田年鉴>(2011年卷)编纂工作的通知》,将重新调整后的《盐田年鉴篇目》分工到全区67个责任单位。为提高各单位稿件质量,区志办先后邀请省、市专家到我区分层次做了5期“综合年鉴业务讲座”,并深入到各个单位进行了个别辅导。二是组织专题研讨,推进撰写工作。在年鉴编纂过程中,区志办组织召开编纂人员座谈会15次,有针对性的讨论和解决了撰写过程中的各种问题。67个单位按照区志办的要求,积极开展了本单位年鉴资料收集、组织编纂、评审验收等一系列工作,在5月末全部完成初稿上报工作。三是完成编辑、修改和审批工作。6月起,区志办组织专家对各单位上报初稿逐个进行反复编辑、修改。9月开始年鉴的统纂和图片选择等工作,并顺利通过了“区年鉴编纂委员会”各位主任和评委的审批。11月,《盐田年鉴》完成所有编纂工作,由方志出版社印刷出版。全书共设24类目,71个分目,35个次分目,1000个条目,图片250张,总篇幅约97万字。
(三)《中英街志》编纂工作
1月,《中英街志》志稿通过了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新闻出版署的审批及区人民政府验收批准,交方志出版社审定。根据方志出版社复审意见,区志办先后组织座谈、各级评审活动。来自各地、各部门的专家、学者对志稿进行认真审读评审,先后提出大量有见地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形成《中英街志》付印稿。全志共10章32节,另设概述、大事记、附录,总篇幅约15万字,于5月初进行试印出版。《中英街志》试印本下发到有关领导和单位后,区志办再次组织专家和工作人员,广泛征求各界人士意见,但收获不大,个别史料由于年代久远已查询不到,仅收集增补中英街老照片28张。12月,《中英街志》由方志出版社印刷出版。
(四)完成《广东年鉴》、《深圳年鉴》有关盐田区工作内容的供稿工作
1~3月,按照省办公厅和市史志办的要求,区志办组织专家按时完成了各2.8万字的《广东年鉴》、《深圳年鉴》有关盐田部分的撰稿和编辑工作,同时提供反映盐田区各类工作内容的图片各10张。
(五)完成《盐田区大事记》(2010年)收集、整理和编纂工作
年初起,区志办组织开展了2010年度全区大事记收集、编辑工作,对2010年的有关报刊、文件、政务活动安排和日常收集积累的记录材料,以及各单位上报的大事记等资料进行了全面梳理、编辑。在形成征求意见稿后,区志办将其在内网发布,广泛征求各部门意见,再加以完善。最后,完成4.9万字632个条目的《盐田区大事记》(2010年)编辑整理工作。
(六)开展盐田党史调研工作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做好党史宣传工作,区志办向区属单位发放了《中共盐田区党史大事记(1921~2009年)》。区志办还坚持开展了盐田党史调研工作,组织人员深入各社区进行访谈,了解盐田党史的发展历程。并通过走访慰问东纵老战士等活动,收集了部分盐田抗战时期的口述史资料。
(七)地情资料库的建设工作
区志办从年初起,全年安排专人,定期对盐田方志信息网进行维护和更新工作,及时反映我区史志工作动态,补充地情资料库,完善地情网站建设工作,使方志信息网更好地为领导决策、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服务。
二、2012年区志办(党史)工作计划要点
(一)《盐田年鉴(2012年卷)》编纂工作
2012年1月,在全区启动《盐田年鉴(2012年卷)》(以下简称年鉴)编纂工作,下发年鉴的编纂任务和具体要求。要继续组织专家和各单位撰写人员,严谨、认真的完成年鉴资料(图片)收集、撰写、修改、编辑等各个阶段工作任务。力争在10月,全面完成年鉴编纂修改工作,在11月完成年鉴印刷出版工作,全书约90万字。
(二)《广东年鉴》、《深圳年鉴》(盐田部分)撰写工作
2012年,继续按照省、市史志部门要求,在4月底前,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省、市年鉴有关盐田部分的文字撰写、图片审核提供等等工作。
(三)完善地情资料库的建设工作
切实做好完善盐田区地情资料库的建设工作,多与兄弟单位学习交流,统筹规划,系统建设地情资料库。要保证地情资料库资料的鲜活、充实、丰富,并进一步做好地方志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工作。
(四)党史调研及资料收集工作
2012年,要根据已掌握的线索,继续组织人员到其他省、市收集建国前有关盐田的党史、民俗方面的资料,进一步丰富盐田党史资料。同时,区志办将继续和盐田区内东江纵队老同志保持友好联系,坚持收集口述历史资料,丰富“东纵老战士口述史档案信息数据库”。
(五)盐田方志信息网日常管理
2012年,要继续做好“盐田方志信息网”的信息更新、网站维护等工作,丰富盐田地理环境、环境保护、历史沿革、人物风情、读志用志、理论研讨等栏目内容,充分利用地方志网站这个窗口,做好地方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更多的人认识盐田和了解盐田。
(六)开展“盐田风采摄影比赛”活动
为更好的丰富盐田地情资料,区志办将在2~4月,组织开展全区性的“盐田风采摄影比赛”活动,对获奖作品分等级进行表奖,并将优秀作品整理收录,陆续在今后编辑出版的《盐田年鉴》中使用。照片重点辑录盐田区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各项事业发展风貌、社会建设成果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