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盐田区委宣传部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8007544641P/2021-00047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盐田区委宣传部 成文日期: 2021-08-23
名称: 《盐田区公共文明提升三年(2021-2023年)行动计划》政策解读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8-23
主题词: 公共文明提升
【打印】 【字体:    

《盐田区公共文明提升三年(2021-2023年)行动计划》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1-08-23  浏览次数:-
(2005年起,中央文明委每三年评选表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目前已连续评选六届。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周期为2021-2023年。为同时突出文明城市的示范性和引领力,在全国文明城市高地中打造一批更具有影响力、辐射力和引领力的文明高峰,开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工作。)

  一、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较高,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有价值的城市品牌。

  二、为什么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2005年起,中央文明委每三年评选表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目前已连续评选六届。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周期为2021-2023年。为同时突出文明城市的示范性和引领力,在全国文明城市高地中打造一批更具有影响力、辐射力和引领力的文明高峰,开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工作。

  深圳是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已连续六届获此殊荣,目前正全力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三、盐田区为什么要实施《盐田区公共文明提升三年(2021-2023)行动计划》?

  2021-2023年,是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和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周期。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文明城市创建力度,在更高标准、更高目标上深化文明创建工作,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特此制定。

  四、实施《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目标任务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要求,按照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关要求,牢牢把握“双区建设”和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着力补齐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为盐田区加快高质量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奠定坚实的文明基础。

  五、《行动计划》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行动计划》主要有十大行动,包括文明实践、文明风尚、诚信建设、“里子工程”、交通文明、公共设施、便民服务、“平安盐田”、智慧治理、法治促进等方面,主要内容如下:

  开展文明实践提升行动。包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升级建设、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水平。

  开展文明风尚培育行动。包括深化公民道德实践、推行文明行为规范、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开展诚信建设促进行动。包括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诚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开展“里子工程”提质行动。包括加强城中村、背街小巷及周边整治,加强集贸市场及周边整治。

  开展交通文明提升行动。包括保持交通秩序严管态势、优化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大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开展交通文明志愿活动。

  开展公共设施建设维护行动。包括加强公共设施维护管理、完善无障碍设施设备。

  开展便民服务升级行动。包括提升窗口单位服务质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打造社区15分钟生活圈。

  开展“平安盐田”建设行动。包括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公共安全。

  开展智慧治理推进行动。包括完善数据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开展法治促进文明行动。包括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强化不文明行为执法力度。

  六、如何保障《行动计划》有效落实?

  一是完善长效机制。《行动计划》在市级公共文明提升工作相关机制建立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盐田区工作实际,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固化创文成果。

  二是强化社会参与。《行动计划》逐步健全完善公共文明建设工作群众监督和评价机制,充分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创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强化工作创新。各创建相关单位不断创新创建工作内容和载体,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提升创建工作效能,抓好整改落实。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整合有关宣传渠道、平台、阵地,搭建综合性文明传播平台,建立完善文明传播的话题设置、渠道布局、内容生产与推送、宣传效果评估等运作机制,营造关注文明、共建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