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临近年关,准备买鸡鸭的看这里来

来源:深圳市盐田区卫生健康局发布时间:2024-02-09

  前不久,一位杭州大伯逛市场不慎感染鹦鹉热住进了医院浙江省发现一例H3N2与H10N5混合感染病例在各社交平台上刷屏。临近年关,大家忙着置办年货,磨刀霍霍向鸡鸭之时,也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盐田疾控提醒您:

  接触活禽会增加感染禽流感和鹦鹉热的风险,想要知道怎么预防,请认真看完这篇文章哦。

  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类流行性感冒的简称,通常在禽类容易引起流行,较难感染人类,目前出现过人类感染的禽流感包括H5N1、H9N2、H7N7、H5N6、H7N9等亚型。禽流感多见于冬、春季节,尤其是冬、春之交气候变化大的时间。人感染禽流感后通常经过7—10天潜伏期发病。

图片12.png

  临床表现:人感染禽流感主要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发烧、咳嗽、喉咙痛、肌肉痛),眼部感染(结膜炎)和胃肠症状(恶心,呕吐和腹泻)也可能出现。感染较严重的类型〔如禽流感(H5N1、H5N6、H7N9或H10N8)病毒〕可引致呼吸衰竭、多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长者、儿童及慢性病患者一旦受感染,较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传播方式:人主要通过接触染病的禽鸟(活鸟或死鸟)或其粪便,或接触受污染的环境(例如被病毒污染的活禽市场)而感染禽流感病毒,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情况。所以,与活禽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士感染禽流感风险较大。

  鹦鹉热

  鹦鹉热又称鸟热,是一种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疾病,主要在多种鸟类之间传播和感染,偶然由带菌动物传染给人。鹦鹉热的潜伏期一般为5—14天,但也可长达4星期。

图片13.png

  临床表现: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干咳、畏寒、肌肉疼痛及气喘,严重个案会引致肺炎,少数情况会出现脑炎、心内膜炎、心肌炎、肝炎和败血症等并发症。
传播方式:人一般通过吸入染病的禽鸟已风干的排泄物、呼吸分泌物或羽毛尘内的鹦鹉热衣原体而感染。所有鸟类均有机会将此病传染给人类,但以鹦鹉和家禽(火鸡和鸭)较为常见。此病通常不能通过人传人方式传播。较常接触宠物鸟类和家禽的人,包括从事与鸟类相关工作的人员,较易感染鹦鹉热。

  (一)从业人员作业时建议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乳胶手套、长筒靴,作业结束后及时洗手,减少感染发病风险。

  (二)购买有正规途径、检疫安全的冰鲜禽鸟产品,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流动摊贩禽鸟,不购买、不食用野味。

  (三)确有需要者购买活禽鸟时,需提前佩戴好口罩,勿接触其粪便,勿吹其尾部,接触后应及时洗手。

  (四)加工过程做到生熟分开,清洗时避免大水急冲生肉,建议用缓慢的流水或者水盆清洗,烹饪时一定要烧熟煮透。

  (五)勤洗手,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接触活物后,手勿触摸口、鼻或眼睛,及时用肥皂、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六)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好口罩并尽快就诊,就诊时应告知医生发病前与禽鸟类接触史。

图片14.png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