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盐田区司法局“12345”心理矫治模式为社区矫正工作赋能增效

来源:盐田区司法局发布时间:2023-12-19

  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法律措施,体现了刑罚人道化的精神,有助于矫正对象人格的重塑和重返社会目标的实现。在社区矫正过程中,虽然社区矫正对象在物质条件、家庭环境、情感关系等方面的需求未发生较大的变化,但社区矫正本身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挑战也不容忽视。盐田区司法局持续施行“12345”社区矫正心理矫治模式,全面了解每位矫正对象的心理状况和潜在问题,将心理矫治全面贯穿于社区矫正工作始终,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更全面、精准的心理服务,帮助其实现积极的心理和行为转变,筑牢基层司法矫正防线。

  搭建1个心理矫治工作平台,提供完善功能

  依托盐田区社区矫正中心,建立功能合理、设施完备的心理咨询室。将心理咨询室划分为心理测试、心理矫治等功能区,既有利于开展集中心理测试,又有利于矫正对象进行心理测试时保护其隐私,实现布局合理化。同时,在心理矫治室配置沙盘、心理卡牌等专业工具,帮助识别矫正对象真实心理状况。

  建立线上线下2个心理矫治阵地,夯实心理防线

  通过微信平台,在线上不定期分享“心灵治愈系文章”、“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心理健康书籍电影的推荐”等内容,并鼓励引导社矫对象积极参与讨论;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在盐田区社区矫正中心定期坐班,在线下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困扰答疑解惑,对存在心理问题的社矫对象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各街道司法所在遇到社区矫正对象心理问题的“疑难杂症”时,第一时间将问题馈给区社区矫正中心,由心理咨询团队为社矫对象提供“个性化”心理矫治。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协同高效的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的发生。

  入矫、常规、解矫3阶段贯穿,搭建全过程跟踪体系

  将心理矫治贯穿3个阶段,心理咨询师全程跟踪服务,根据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矫正过程中心理、行为特点和需求变化的规律,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纳入社区矫正对象入矫、常规和解矫三个阶段,并针对社区服刑人员在这三个阶段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和需求,设定相应的教育矫正目标、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确保“对症下药、行之有效”。

  开展4段式心理矫治服务,针对性施策

  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方法和手段,引导和帮助他们调节不良情绪,克服心理障碍,改变错误认知,减少负面情绪,逐步树立起对人、对事、对己的基本态度,以实现心理结构中知、情、意、行诸要素的协调统一,最终达到自觉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回报社会的目的。

  实现5种矫治功能,为社区矫正工作赋能增效

  根据辖区社区矫正对象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结合其入矫心理测评结果以及现实表现制定个性化心理矫治方案,明确心理矫治的时间、方式和主要内容。心理矫治过程中,根据社区矫正对象每次的心理状态评估结果不断调整矫治方案,深入剖析其心理问题,通过情绪疏导、心理减压、认知重建等科学方式予以化解,改善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状态,在心理矫治过程中实现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拓展,心理治疗等五种功能。

  自“12345”心理矫治模式实施以来,盐田区司法局累计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三十余场、1800余人次参加;开展个性化一对一心理咨询200余次;对256名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心理测评,获得测评报告768份,其中预警报告43份,预警占比6%。及时合理的开展心理服务,能够帮助我们全面了解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需求,提供科学依据,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促进矫正的效果和社会安全。下一步,盐田区司法局将不断加强心理学的规律和方法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应用,推动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工作走上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道路。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