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盐田区卫生健康局发布时间:2019-07-23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深入推进“健康盐田”建设,根据广东省•关于公布2018—2019年度省级健康促进县(市、区)项目点的通知‣(粤卫办函„2018‟487号),经区政府研究,决定启动“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重要批示精神,大胆创新,求真务实,全力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推动“健康盐田”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全面提高辖区居民健康素养整体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倡导健康优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建立健康教育促进工作长效机制;建设促进健康的场所和环境;增强健康意识和保健能力,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整体水平;探索区域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模式,达到健康促进区标准。
(二)主要路径。
1.建立健康促进长效工作机制,工作网络健全。
2.出台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行动全面铺开。
3.建设健康促进场所,一定比例的各类健康促进场所达标。
4.营造健康促进社会氛围,形成促进健康的辖区文化。
5.建设促进健康的生活、公共和社会环境,健康环境持续改善。
6.开展各种健康促进项目和健康教育活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步提高。
(三)具体指标。
1.到2019年底,各类健康促进人员的培训覆盖率达100%。
2.到2019年底,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医院、健康社区的达标比例均为100%,健康家庭、健康促进企业的达标比例均不低于20%。
3.2019年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比2018年提高20%(或高于当年全省平均水平);成人吸烟率比2018年降低20%(或低于当年全省平均水平);辖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32%。
4.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80%;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三类以上公厕比例≥8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平方米。
5.2019年户籍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达100%;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0%;每千名户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35张;户籍居民登记失业率≤5%;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90%。
三、建设内容
(一)建立健康促进工作机制。
1.区政府公开承诺开展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将健康促进区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工作,纳入盐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列入政府重点督查的民生项目;将健康促进区建设纳入区政府财政预算,在区政府财政立项、配套专项经费,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经费保障。(责任单位:区委<府>办,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卫计局,其他各成员单位)
2.健全工作网络。一是建立由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健康促进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二是建立政府部门、社区工作站、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和人员队伍,各成员单位指定创建工作分管领导及联络员;三是建立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核心,覆盖辖区内所有医院、公共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健康促进专业网络,各单位有专职人员负责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责任单位:区卫计局,区委组织部,其他各成员单位)
3.开展培训。通过系统培训,提高政府、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对健康促进区建设理念、方法和建设内容的认识和能力。(责任单位:各成员单位)
4.开展基线调查或社区诊断。健全数据分析机制,了解辖区主要健康问题,完成基线调查报告或社区诊断报告,分析健康促进资源配置情况,制定科学的干预策略和措施,开展综合干预工作。(责任单位:区卫计局,其他各成员单位)
5.建立健康促进督导检查、考核评估的工作机制。开展区政府牵头、多部门参与的联合督导和技术指导,定期了解和督导各项工作进展,听取政府各部门和居民意见和建议;定期监测健康促进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完成健康促进区评估人群健康调查,对健康场所建设过程开展项目技术评估。(责任单位:各成员单位)
(二)制定健康政策。
6.宣传贯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理念。举办区政府主要领导、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专题讲座或培训班,普及“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理念。(责任单位:各成员单位)
7.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审查制度。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各单位、各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增加健康审查程序,在提出、起草、修订、发布等政策制定环节中,征求“健康专家委员会”的意见。(责任单位:区卫计局,各成员单位)
8.出台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各单位梳理、补充、修订或新制定与健康有关的公共政策。(责任单位:各成员单位)
9.开展跨部门健康行动。组织开展针对重点健康问题和重点人群的健康行动;针对辖区需要优先应对的健康问题,在部门协作、资源统筹、社会动员、健康管理、健康产业等方面取得健康项目的创新内容;加快推进与辖区企业优质诊疗技术合作试点,逐步进行技术应用推广。(责任单位:各成员单位)
(三)建设健康促进场所。
10.全面开展健康场所建设工作。建设一定比例的健康促进场所,具体建设评估指标由区卫计局另行制定发布。一是建立健康社区和健康家庭的建设工作机制。组织相关培训,建设健康环境,广泛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建设100%达标的健康社区,建设和评选≥20%达标的健康家庭。(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中英街管理局)
二是建立健康医院建设工作机制。优化诊疗环境和人文环境,开展职工和患者健康促进工作,建设无烟环境;建设100%达标的健康促进医院(包括辖区内所有医院、公共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责任单位:区卫计局,各街道办)
三是建立健康学校建设工作机制。组织辖区中小学校开展健康促进相关培训、健康促进实践活动,建设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建立学生健康管理机制,开展健康服务、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生健康体质和健康素养水平;建设100%达标的健康促进学校。(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四是建立健康机关建设工作机制。设置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开展各项健康促进活动,建设健康环境,提高职工身体素质和健康素养水平;建设100%达标的健康促进机关。(责任单位:各成员单位)
五是建立健康企业建设工作机制。开展职业安全和职业防护培训,设置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开展各种健康讲座和健康活动,提升职工健康素养水平;建设≥20%达标的健康促进企业。(责任单位:区卫计局,区安监局,区经促局,各街道办)
11.建设促进健康的公共环境。建设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体育场馆、文化馆等公共设施。(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区城管局,各街道办,中英街管理局)
12.开展控烟工作。建立无烟环境工作机制,开展无烟单位建设活动;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营造促进健康的公共环境;加强控烟宣传,加大控烟执法和督查力度,降低成人吸烟率。(责任单位:区控烟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
(四)建设健康文化。
13.加强媒体合作。在区电视台和报纸开设健康类节目或栏目,在主流媒体和公共场所设置健康宣传专栏,在辖区主要路段设置大型户外宣传广告牌,全方位开展健康素养知识宣传;定期组织媒体培训会或媒体交流会,辖区媒体积极宣传建设健康促进区工作进展和成效,营造良好的健康促进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区卫计局,其他各成员单位)
14.设立健康类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健康类新媒体平台有专人维护、定期更新,开展各类健康科普。(责任单位:区卫计局,其他各成员单位)
15.开展节日纪念日健康主题活动。在重要节日、纪念日,组织开展多部门联合、群众广泛参与的健康主题活动;完善健康宣讲专家队伍,定期开展健康知识巡讲;建立辖区慢性病防治协作机制,逐步提高慢性病防治水平。(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区卫计局,其他各成员单位)
(五)改善健康环境。
16.生活环境持续改善。空气、饮用水、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达到一定水平,推进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公共厕所建设;保障居民在教育、住房、就业、体育设施、安全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建立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人力局,区环水局,区城管局,盐田规划国土局,盐田市场监管局,盐田社保分局)
(六)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17.组织各类体育活动,提高辖区居民、干部职工身体素质。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健康生活理念;定期开展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逐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区教育局,区卫计局,其他各成员单位)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启动阶段(2018年11月)。政府公开承诺创建工作,制定创建实施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区创建工作启动仪式暨动员会。
(二)准备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1月)。组建健康专家委员会,建立创建工作网络平台和健康促进专业人员队伍;各成员单位制定本单位创建工作方案。
(三)全面创建阶段(2019年2月—12月)。制定健康促进公共政策,全面开展健康促进场所、支持性公共环境建设。各单位根据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全面开展创建工作。
(四)迎检验收阶段(2020年1月—7月)。各单位在自查自评基础上,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指导和考核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供保障。为加强对创建健康促进区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成立区创建健康促进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军担任,副组长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时卫干和副区长莫熙玲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区健促办),负责领导小组的联络协调及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区卫计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卫计局局长刘丹兼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名单详见附件 1)要深刻认识建设健康促进区的重大意义,认真组织实施,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人财物保障。
(二)抓好落实,强化督导。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区健促办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各司其责、抓好落实;区健促办要加强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指标达到健康促进区标准;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强化责任落实。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平台,大力宣传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加强媒体宣传、社会宣传和公益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健康促进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附件:1.区创建健康促进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区创建健康促进区任务分解表
附件1
盐田区创建健康促进区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
组 长:杨 军(区委副书记、区长)
副组长:时卫干(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莫熙玲(副区长)
成 员:贾华越(区委<府>办常务副主任)
李 荣(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编制办主任)
余永弘(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曹苏红(区委统战部副部长)
陆志军(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
王国峰(区信访局〈应急办〉副局长〈副主任〉)
庄 保(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郭宝铭(区人大教科文卫侨工委主任)
鲁 荔(区政协办主任)
卢湘玲(区总工会副主席)
杨 斌(团区委书记)
郭晓春(区妇联主席)
江 涛(区发改局〈统计局〉局长)
陈晓武(区经促局〈科创局〉局长)
李志利(区教育局局长)
陈 颖(区民政局局长、残联理事长)
郑 刚(区财政局局长)
谢向东(区人力局局长)
张智奎(区住建局局长)
周志文(区环水局局长)
刘 丹(区卫计局局长)
陈文盛(区城管局局长)
张 智(区安监局局长)
陈伟东(区机关事务局局长)
杨 武(区城市更新局局长)
陈建平(区规土监察局局长)
王史逵(区工务局局长)
郭建中(区前期办主任)
贺世平(区采购中心主任)
周锦颂(区物管中心主任)
卢英平(区土地整备局局长)
尹申明(区信息中心主任)
张明军(区法院政治处主任)
赖健威(区检察院政治处主任)
吕建强(沙头角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彭 戈(海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吴飞虎(盐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宋 晖(梅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曾萌明(中英街管理局局长)
刘俊生(区人武部部长)
钟伟雄(盐田公安分局政委)
刘阳恒(盐田规划国土局局长)
黄煌辉(盐田交通运输局局长)
王太连(盐田市场监管局局长)
王 媛(盐田区税务局局长)
许锐城(盐田社保分局局长)
孙毅清(盐田交警大队政委)
宣 硙(盐田消防大队大队长)
苏德才(盐田交通执法大队大队长)
罗鸣新(沙头角口岸主任)
陈慧仙(沙头角海关专职党委副书记)
曹 宁(大鹏海关专职党委副书记)
韩方远(盐田烟草专卖局副局长)
詹 铭(盐田供电局局长)
领导小组成员如有变动,由接替其职务的人员接任,不再另行发文
附件2
盐田区创建健康促进区任务分解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指标内容 |
责任单位 |
组 织 管 理 |
1.政府承诺 |
区政府公开承诺开展健康促进区工作,将健康促进区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工作。 |
区委(府)办,区发改局,区卫计局 |
2.协调机制 |
建立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健康促进领导协调机制,部门职责明确。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通报工作进展。 |
区卫计局,区委(府)办,各成员单位 |
|
3.工作网络 |
建立覆盖政府有关组成部门、街道、学校、机关、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每单位专(兼)职人员承担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培训覆盖率达100%。 |
区卫计局,各成员单位 |
|
4.专业机构 |
设置区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人员配置率达到1.75人/10万人口。 |
区委组织部,区卫计局 |
|
5.专业网络 |
建立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核心、覆盖辖区内所有医院、公共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促进专业网络。每单位有专职人员承担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培训覆盖率达100%。 |
区卫计局,各街道办事处 |
|
6.项目管理 |
开展基线调查(或社区诊断),具备数据分析能力,了解辖区的主要健康问题,制定科学的干预策略和措施。 |
区卫计局,各成员单位 |
|
建立督导检查、考核评估的工作机制,定期了解各项工作进展,听取政府各部门和居民的工作建议。 |
各成员单位 |
||
定期监测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开展项目技术评估。 |
区卫计局,各成员单位 |
||
7.经费保障 |
将健康促进区工作纳入区政府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 |
区财政局,各成员单位 |
|
健 康 政 策 |
8.宣传普及 |
卫生计生部门主动向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宣讲“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概念和意义。 |
区卫计局,各成员单位 |
9.公共政策健康审查制度 |
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在新政策制订时增加健康审查程序,在提出、起草、修订、发布等政策制定环节中,征求健康专家委员会的意见。 |
区卫计局,各成员单位 |
|
10.政策制定 |
相关部门和街道梳理本部门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补充、修订或新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
各成员单位 |
|
11.跨部门行动 |
针对辖区需要优先应对的健康问题,开展跨部门健康行动。在多部门协作、资源统筹、社会动员、健康管理、健康产业等方面取得创新。 |
各成员单位 |
|
健 康 场 所 |
12.健康社区 |
建立健康社区工作机制,建设100%健康社区。 |
各街道办事处,中英街管理局 |
13.健康家庭 |
建立健康家庭评选工作机制,建设20%健康家庭,评选一批(100户)示范健康家庭。 |
各街道办事处,中英街管理局 |
|
14.健康促进医院 |
建立健康促进医院建设工作机制,建设100%健康促进医院(包括综合医院、公立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
区卫计局,各街道办事处 |
|
15.健康促进学校 |
建立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机制,建设100%的健康促进学校。 |
区教育局 |
|
16.健康促进机关 |
建立健康促进机关工作机制,建设100%的健康促进机关。 |
各成员单位 |
|
17.健康促进企业 |
建立健康促进企业工作机制,建设≥20%的健康促进企业。 |
区卫计局,区安监局,区经促局,各街道办事处 |
|
18.公共环境 |
建设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公共设施,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营造促进健康的公共环境。 |
区城管局,各街道办,中英街管理局,区控烟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 |
|
健 康 文 化 |
19.媒体合作 |
本地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纸开设健康类节目或栏目。定期组织媒体培训会或媒体交流会。 |
区委宣传部,区卫计局,各成员单位 |
20.新媒体健康传播 |
设立健康类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科普。 |
区卫计局,各成员单位 |
|
21.节日纪念日主题活动 |
在重要节日纪念日宣传时段内,开展多部门联合的、单场活动人数不低于200人的、线上线下联合的、有媒体深入宣传的健康主题活动。 |
区委宣传部,区卫计局,各成员单位 |
|
22.健康传播 |
媒体积极宣传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进展和成效。 |
区委宣传部,区卫计局 |
|
健 康 环 境
|
23.空气质量 |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80%。 |
区环水局 |
24.饮用水质量 |
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100%。 |
区环水局 |
|
25.食品安全 |
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达100%。 |
盐田市场监管局 |
|
26.垃圾处理 |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 |
区城管局 |
|
27.污水处理 |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 |
区环水局 |
|
28.厕所 |
三类以上公厕比例≥80% |
区城管局、各成员单位 |
|
29.绿地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平方米 |
区城管局 |
|
30.住房 |
户籍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 |
盐田规划国土局 |
|
31.体育设施 |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平方米。 |
区委宣传部(文体局) |
|
32.社会保障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0%。 |
盐田社保分局 |
|
33.养老 |
每千名户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35张。 |
区民政局 |
|
34.就业 |
户籍居民登记失业率≤5%。 |
区人力局 |
|
35.文化教育 |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 |
区教育局 |
|
健 康 人 群 |
36.健康素养 |
高于本省平均水平20%。 |
区卫计局,各街道办事处,中英街管理局 |
37.成人吸烟率 |
比本省平均水平低20%。 |
区控烟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 |
|
3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32%。 |
区委宣传部(文体局),各街道办事处,中英街管理局 |
|
39.学生体质健康 |
95%以上的学生达到合格以上等级。 |
区教育局 |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