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要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加强对危化品、矿山、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排查,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
光明“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的发生充分表明,过去单一的隐患排查治理对于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效果很有限,必须把风险挺在隐患的前面,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才能更加有效地遏制住较大以上事故。为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更好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区应急管理局根据《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法(试行)》和《深圳市安全风险管控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组织制定了《盐田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1风险辨识是动态发现、筛选并记录各类安全风险的过程。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全体员工,全面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客观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针对风险特点,从工程技术、管理制度、教育培训、个体防护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对无法有效管控的重大风险,应当依法及时采取停产、停业等措施,撤离现场作业人员及影响范围内的人员,划定禁区,防止重大风险失控引发事故。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消除或控制任何可能对工作场所人员安全健康产生影响的风险。
4风险管控措施分为技术与工程措施、人员素养与系统管理措施、个体防护与应急管理措施等三个层级。优先采取技术与工程措施,其次采取人员素养与系统管理措施,最后采取个体防护与应急管理措施。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情况形成风险清单。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置重大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风险告知卡,标明风险名称、主要风险因素、可能引发事故类型、事故后果、管控方法、应急措施、报告方式以及责任单位、责任人、联系方式等内容。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围绕风险查找隐患,通过隐患治理,消除风险管控的缺陷或漏洞,有效降低风险,实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有效衔接、融合。
《盐田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自2021年11月1日起试行,有效期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