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盐田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来源:盐田区发展和改革局(统计局)发布时间:2021-08-03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区委五届十三次全会、区五届五次党代会的工作部署,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坚决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实施产业兴盐、创新驱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有序恢复、稳步提质,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预计全区生产总值同比(下同)增长5.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3.3%;

  ——预计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1%;

  ——预计万元GDP能耗下降4.32%;

  ——预计万元GDP水耗下降8.8%;

  ——城镇登记失业率3%以内。

  (一)经济发展稳步回升,质量效益持续改善

  坚持战疫情、稳经济两手抓两促进,坚决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挖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经济发展逐步复苏、总体平稳。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1%、4.0%、5.2%,预计全年增长5.8%,增速稳居全市前列,是全市唯一全年一直保持正增长的地区。多措并举促进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出台支持企业发展“15条措施”和稳增长“18条措施”等系列政策,成立稳增长服务“三人小组”,建立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组织开展全覆盖企业服务走访工作,为企业提供疫情防控、招工引才、融资信贷、增产扩能等支持,帮扶企业500余家,解决问题600多个。全面落实减租扶持政策,为辖区各类经营主体减免租金等共计3661万元,涉及物业62万平方米。港口物流业有序恢复。盐田港集装箱吞吐量自6月份逐月提升,8月至9月连续两月刷新全球单一码头单月吞吐量新记录,全年达1334.9万标箱,增长2.1%。国内首个海上国际LNG加注中心正式落户。MCC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和Y3进口生鲜产品查验中心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实现“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监管新模式,新增挂靠航线23条,“深赣欧”中欧班列首发,岸电接驳率全国领先,华南远洋主枢纽港地位持续巩固。沙保片区正式退出保税区围网,开启腾飞发展“加速器”,综保区(二期)围网建设顺利通过验收,完成产业和空间规划研究,成为深圳首个开展全球维修业务的特殊监管区域。工业生产逐步回暖。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6.5亿元,下降3.2%,降幅较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收窄30.8个、19.8个、12.4个百分点;实现总产值553.5亿元,下降6.7%。其中,黄金珠宝加工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约76.1%;高技术产品制造业产值增势较好,实现33.2%增长。5G基站建设加速推进,1004个5G基站建设任务按时顺利完成,辖区5G独立组网实现全覆盖。金融业增势稳健。在全市率先完成P2P网贷平台平稳清退工作。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政银企对接活动,协调解决企业融资和金融机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困难。推动银行机构积极拓展存贷款业务,辖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5.7%、29.4%,保险、证券机构营业收入分别增长6.8%、23.5%。旅游消费市场持续升级。成功创建全市首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梅沙海滨公园重建、海滨栈道修复项目完工并对外开放,半山公园带全线打通,梅沙旅游客运码头、东部华侨城整体升级改造项目加快研究推进,小梅沙片区城市更新、新海洋世界项目动工实施。顺利举办第十九届深圳黄金海岸旅游节,创新“线上+线下”旅游消费新模式,成功开展区领导直播带货、浪漫梅沙湾音乐季、首届地铁旅游文化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推出6条焕新线路产品,带动旅游消费加速回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动态评价机制,开展营商环境动态监测。印发实施《盐田区促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盐田区产业发展资金管理规定》等扶持政策。国内首创“精准提质、智能升级”主动上门政务服务,148个事项实现“秒批”,率先发出我市首张3.0版“一窗通”营业执照,全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全面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盘点辖区“人口家底”,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人口信息支持。招商稳商工作取得新成效。成立招商小分队,灵活运用产业链招商、定向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大力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幸福西饼、百果园、中国交建南方总部等重点企业正式落户并运营。成功举办2020盐田区招商大会,41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包括海王集团等4家百亿级企业,预计总产值超千亿元。与华为、腾讯、平安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数字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盐田现代产业服务中心、壹海国际中心、盐田科技大厦、大百汇生命健康产业园等优质载体招商工作有序推进。建立以区长为“店长”的企业服务专班,全力当好“金牌店小二”,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厘米”。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南开大学深圳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优质项目加快推进,与深圳市青年创业促进会合作共建盐田创新创业基地,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重点实验室1家。“三大人才”工程深入实施,新引进各类人才2326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20人。组织开展“梧桐人才”线上系列招聘活动,设海外、校招、社招3个专场,人才引进渠道不断扩展。组织“盐田人才之星”创新创业大赛(夏季赛),持续开展人才月系列活动,吸引集聚香港青年人才来盐创新创业。开展“空中课堂”“梧桐讲堂”等多样活动,定向推广“战疫人才贷”“人才E贷”等贷款服务。新开工筹集保障房及人才住房3546套,供应468套,人才保障力度有效加强。

  (二)重大项目加速实施,有效投资持续扩大

  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印发实施《盐田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机制》《盐田区固定资产督办小组工作机制》等文件,成立稳投资工作专班,建立固定资产督办“三人小组”,全面发力推动项目投资落地见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良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8%,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社会投资下降0.9%;区政府投资增长54.9%。拖车综合服务中心、小梅沙城市更新等7个市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进度152.1%。重点片区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率105%,进一步助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空间加快拓展。深入推进“加快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十大专项行动,消化处置各类违法建筑10.3万平方米,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10.2%。田心工业区、原沙保片区、创智核、旧墟镇等重点片区规划建设步伐加快,马留畲、太平洋工业区等项目稳步推进,鸿基监管仓成为全市首个通过审批的“工改保”项目,通过城市更新共释放土地资源14.44公顷。盐田港国际物流服务中心加快建设,盐田港现代物流中心二期完工,优质产业载体逐步增多。城区建设提速提质。轨道8号线通车运营,盐田正式迈入“地铁时代”。坪盐通道、盐港东立交、明珠道改造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步伐加快。“三横六纵”慢行交通网络初步构建,城区慢行品质持续提升。调整优化公交线路50条,成功投放共享单车5000辆。沙头角梧桐路棚改项目加快推进,恩上村、金斗岭等城市更新项目稳步实施。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加快实施,24个重点项目建设步伐提速。推进垃圾减量分类,全面形成“四个全覆盖”管理体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40%,提前实现国家和深圳市目标。“厕所革命”先行区成果持续巩固,推动环卫水平“再提升”,市容环境综合考核成绩连年优异,保持全市最干净城区。完成全区131个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为全市首个实现所有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专业化运管的行政区(含新区),提前并高分通过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省级考核验收,获评“广东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成碧道16.3公里,水生态红利不断释放。海绵城市面积达7.45平方公里,占建成区总面积比例远超全市要求,海绵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三防与地面坍塌防治扎实开展。

  (三)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稳步推进重点民生实事、民生微实事,持续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多元服务供给。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全面筑牢“外防输入”疫情防控屏障,持续压实“内防反弹”疫情防控责任,建立“每日一调度、每日一研判、每日一报告”制度,未发生本地感染病例,是全省最早列为并一直保持的首批低风险地区之一。组建社区“三人小组”,强化境外及境内重点地区返盐人员健康管理,持续做好校园、公共场所及养老机构等特殊单位的疫情防控,定期开展市场专项整治。加强核酸检测能力,日病毒检测量达1800例,累计开展核酸检测(含外送检测)16.2万人次,实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所有防控对象均做到“全纳管、全检测、全隔离”,未发生负面舆情事件。科学设置4处新冠疫苗接种点和多个后备接种点,按期完成“应接尽接”“愿接尽接”人群接种任务。社会保障基石更加稳固。十大重点民生实事、345项民生微实事圆满完成。区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中心运作良好,“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归零。开展残疾人康复治疗服务达4.8万人次,发放各类补助、补贴共1455万元,加大残疾人保障力度。建成盐田区悦享颐养中心,实施长者助行服务,全市率先在社区老旧楼梯房投放“共享轮椅”,共投放110台。建设盐田区智能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试点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互助养老时间银行”,加快创建养老服务标准化先行示范区。建成我市首个区级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双发展双提升”模式日趋完善。对口帮扶、扶贫协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双拥、国防动员和妇女儿童工作扎实有效,社区妇女儿童之家覆盖率100%。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全面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网,校园秩序井然有序。中国新样态学校联盟实验区建设成果丰硕,创建1所国家级创客实验基地,8所市级创客室。与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签约共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区。中考成绩稳定保持高位,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盐田高级中学本科上线率97.3%,连续5年获评深圳市高考卓越奖。新增8所公办幼儿园,公办园增至13所,新增优质公办幼儿园学位2550个,公办园、普惠园在园儿童占比分别提升至55.9%、96%,在全市率先完成学前教育“5080”任务。全区1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校内午餐午休全覆盖。中山纪念学校、乐群小学综合体育馆改扩建完工,田东中学教学楼拆除重建、海心小学、山海小学动工建设。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满意度和公共服务满意度实现“双提升”,卫生行业主管部门公共满意度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满意度持续排名全市前列。省级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建成市级健康促进场所117个,顺利通过健康促进区市级评估验收。区人民医院(集团)“三甲”创建工作加快实施,增设肿瘤科、精神科。区人民医院(集团)名中医馆正式启用,首批省市级名优中医专家进驻开诊。区属医院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持续优化,新双向转诊系统上线,医院与社康之间转诊更加便利。完成海涛社康中心重建、田东社康中心新建等4个社康中心改扩建工程,区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发热门诊大楼、区妇儿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等卫生重点项目加快实施。慢性病防治、精神卫生、妇幼保健、婴幼儿照护及老年健康管理服务等工作成效良好。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晚会、盐田区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文化活动,开展“中英街3·18警示日”、“十约”中英街、童心同德同战“疫”暖春网络大赛、“山川上的中国”“山海之旅·走读盐田”等惠民培训、展览、演出1000余场。顺利完成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创建,灯塔、邂逅等一批智慧书房建成开放,成为市民游客喜爱的文化打卡点。联合社会资源,打造环保、钱币等5个主题文化馆社会分馆。成功举办第三届深圳非遗周开幕式暨盐田区首届非遗文旅嘉年华,完成沙头角沙栏吓天后宫修缮,推动中英街界碑保护和活化利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深入推进“一中心三基地”建设,成功举办2020年全国青少年帆板锦标赛。平安建设持续强化。圆满完成全国两会、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等重大节点维稳安保任务,未发生涉政治安全案事件和较大以上群体性事件,路面见警率、群众安全感、公安工作满意度和各街道公共安全指数保持全市领先。创新人民调解线上模式,成立法律服务团队,对企业、商户等提供定制法律服务。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职业病防治、危化品监管以及风险点危险源管控不断强化,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中小餐饮、重点片区及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面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作高标准完成,街道食品药品安全服务U站揭牌运营,食品抽检覆盖率赶超香港和全市水平,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四)生态建设加力加效,环境优势持续巩固

  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推动城市GEP进规划、进项目、进考核、进决策,连续7年实现GDP和GEP“双核算、双运行、整体双提升”。生态文明碳币服务平台总注册数突破15.5万,共计发放碳币约2.5亿,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人人参与、人人行动、人人享有”新格局。河湖长制工作全面推进,创新推行“橄榄绿河长”“橄榄绿护河员”,广泛引导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河湖管护,持续壮大护河治水队伍力量。环境质量持续领先。荣膺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九连冠”,首次实现目标考核、工作考核“双第一”,获市治污保洁工程考核“九连冠”,市水污染防治考核“三连冠”,成功创建国内经济密度最高的区(县)级“中国天然氧吧”,生态环境质量水平继续全市领跑。空气优良率98.1%,PM2.5日均浓度16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市领先。饮用水源、地表水、近岸海域等环境要素均优于相应功能区要求,达标率100%。全区实现用水全流程100%专业化纳管,实现新项目100%开工前水务执法交底服务,水事违法案件下降45.4%。节能减排示范成效显著。坚持经济发展和节能降耗协调统一,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目标,节能考核连续五年全市领先。盐田港区、盐田综保区省级循环化改造试点深入推进。落实《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管理暂行办法》,强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累计建成534个快速充电桩、1864个慢速充电桩。扎实推动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建设,新建民用建筑100%按照国家二星级或深圳金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施工。

  (五)改革创新纵深推进,改革成效持续显现

  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22项重点改革项目、24项微改革项目顺利推进,部分事关我区长远发展的重大改革项目取得显著成效。经济领域改革深入实施。盐田提出的“赋予深圳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许可权”明确写入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在综合改革试点中先行先试。成立全市首批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税收宣传示范基地,加快减税降费政策享受和退税速度,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财务成本、税负成本有效降低。持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完成“智慧国资”平台建设,不断激活国有企业和股份合作公司发展动力。社会治理改革扎实推进。部级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入开展,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先行示范城区加快建设。深化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特殊工时管理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集体访宗数、投诉举报宗数继续下降。全国首个社工类标准化项目“社工行业标准化服务产业培育试点项目”通过国家标准委考核验收。试点推进网格管理与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率先出台“五治融合”社会治理工作方案,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创建全国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为全国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田样板”。民政部社会组织承接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深入推进,“一街道一品牌”示范样本成效显著。行政管理改革有序开展。创新法律协作机制,开创深港法治协同新实践。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各项职能进一步理顺。调整优化民生实事公共决策方式,引入人大代表投票表决和事后满意度测评机制,民生实事决策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依托区2020年重点民生实事,加快建立程序规范、机制成熟、效果明显的专项民主监督工作新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技术,推动网上政府服务向精准、智能方向转变。推出“两令一书一信”等工作激励制度,政府团队执行力有效提升。加速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规划思路不断深化,着力构建“一核引领、四区联动、全区提质、深港互动”的发展格局。以盐田港、综保区等为抓手,加快深港共建自由贸易组合港探索步伐,全力建设国际航运枢纽。中英街第二通道建成,中英街联检大楼新查验厅启用,20条自助查验通道投入使用,中英街通关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总体而言,在疫情防控严峻挑战下,我区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的工作中还依然面临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不减。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了大变局演进,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持续加大。二是发展质量和效益还需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产业体系竞争力不够强,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偏慢,港口物流、黄金珠宝、旅游消费等传统特色产业受疫情影响仍未完全恢复,新产业新业态仍处于加速培育期,“产业兴盐”红利还未完全显现,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三是“创新驱动”需进一步贯彻实施。缺乏重大科技创新载体,高精尖人才偏少,基础研究积累不足,关键技术支持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亟需提升。四是城区建设精细化程度还不够高。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阵痛仍将持续,城区拥堵治理仍需持续发力。辖区空间开发利用不够充分,城区统筹管理和治理水平有待提升。五是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相对紧缺,住房保障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优质购物、休闲、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较为缺乏。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发展新阶段、贯彻发展新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按照省、市和区委的工作部署,牢牢把握“双区”建设和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深入推进产业兴盐、创新驱动,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加快高质量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步伐,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二)主要目标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当前发展环境和我区实际,提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如下:

  ——本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0%以上;

  ——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以上;

  ——万元GDP能耗下降4.32%;

  ——万元GDP水耗下降5%;

  ——城镇登记失业率3%以内。

  三、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全面铺开之年,全区各部门要继续围绕加快高质量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的总目标,抢抓“双区驱动”、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战略机遇,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不折不扣抓好经济社会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着力推进经济领域改革。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经济改革举措,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加快落实综合授权试点首批清单事项,推动海上国际LNG加注中心建设,积极承接保税燃料供应审批权。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库内控和监管体系,推进国库管理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推广大数据审计模式,大力提升审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国企转型升级改革重组,推进区属国有企业做优做强。提高社会领域改革综合效能。推进部级深化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创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先行示范城区。推动建立统一的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司法确认模式,拓宽香港专业法律人士参与的矛盾纠纷化解渠道。不断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构建完善非访行为依法处置、违法信访行为惩戒、巡察机构与信访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大力推进法治信访建设。深入推进行政管理改革。持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大力推行“网上办、就近办、自助办、掌上办”,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为群众企业提供一流政务服务。深化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积极争取行政纠纷化解综合改革试点。争取设立深圳国际仲裁院盐田仲裁庭,探索建立盐田特色海商事法律服务中心。积极推进政法部门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应用,逐步实现全流程、全案由无纸化网上协同办案。提升对外开放能级。按照“一核引领、四区联动”空间发展架构,聚焦“旅游+消费”主体功能,加速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继续推动中英街通关便利化,争取延长通关时间至22时,放宽免税购物额度,改善中英街营商环境,争取将中英街打造成为A级景区。完成沙头角口岸设计方案工程可行性研究,力争启动沙头角口岸重建。研究做好沙头角片区退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产业规划。用足用好综保区“21条”,科学谋划盐田综保区二期的空间布局及产业功能定位,支持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研发、保税维修等“保税+”高端业态,激发综合保税区发展活力。

  (二)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布局壮大经济新增长极

  发挥规划引导作用。全面落实“1+17”规划体系,印发实施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辖区经济社会各项发展提供规划纲领。严格规划落实,深入实施“产业兴盐”,推动辖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适时完善现有产业政策,研究出台一批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产业政策,加快形成产业政策叠加效应。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以“产业兴盐”为指引,落实产业“十四五”规划布局。密切关注外贸形势,支持盐田港拓展国际航线,加快生鲜冻品查验中心、MCC国际中转集拼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内外贸“双循环”航运枢纽。加快推进盐田港东作业区、平盐铁路复线改造、盐田港拖车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全面完善疏港陆路交通体系。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港口推广应用,建设第四代无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探索承接国家深海科考中心落户,力争承办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分会场活动。加快“全域+全季”旅游发展,进一步擦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字招牌,积极推动东部华侨城、大小梅沙、中英街核心旅游资源升级改造,高标准推进小梅沙片区更新、大梅沙旅游集散中心、梅沙旅游客运码头等项目建设。优化“线上+线下”双购模式,力争打造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助推黄金珠宝大厦片区企业转型升级,培育更多设计大师及工匠型人才,争取承办MIC创意大师赛等国际顶级珠宝首饰设计大赛,推动黄金珠宝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动能。充分发挥优质企业引领作用,支持华大智造上市,依托各类创新载体,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辖区滨海旅游、仓储物流等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建设进度。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生物、海洋电子信息等产业,增强特色海洋产业创新能力。继续引进和举办高水平的创新论坛、学术会议、创新创业赛事。打造创新创业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企业孵化进程,力争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全面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精准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坚持“政策+引才”双轮驱动,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加强重点领域人才载体建设,持续组织开展“梧桐人才”系列招聘活动。加快推进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二期项目建设,开展“信易+”金融服务,为优良信用企业进一步畅通信贷渠道。持续推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反映辖区人口发展状况,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提供数据支持。持续推进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深入落实区领导挂点服务企业相关工作,持续当好企业服务“金牌店小二”,助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用足用好壹海国际中心、盐田科技大厦等优质空间载体,实施更开放的总部企业政策和优势总部企业培育计划。优化细化招商图谱,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来盐田设立区域和全国总部。全面落实招商项目跟踪责任制,建立健全招商闭环和全程跟进服务体系,提高招商项目的资金到位率、项目竣工率、合同履约率。

  (三)全力推进项目攻坚,构筑经济发展新支撑

  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稳步推进地铁8号线二期、三期建设进度,积极争取18号线延长至沙头角口岸。加快坪盐通道、盐港东立交、明珠道改造、盐田港拖车综合服务中心等重点疏港交通项目建设进度,推进盐坝高速市政化改造、东部滨海旅游观光公路提升改造。推进盐田智能供应链物流园、盐田港国际物流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新的产业空间载体。全力推动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开发建设,加速补齐片区交通、市容环境等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拓展城区空间强力实施一批“工改工”、棚户区改造、城中村综合整治项目。严格落实工业区块线管理规定,继续推进太平洋、马留畲、金斗岭等连片工业区升级改造,积极推动田心工业区、原沙保片区、旧墟镇、创智核等一批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海涛花园、沙井头村、上坪村等城市更新进度。强化项目管理和储备。持续开展“加快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专项行动,强力推进重大项目涉及的土地整备、清理工作,确保完成下达的年度拆除消化违法建筑任务。强化重大项目库管理和应用,加快形成重大项目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适时开展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修订工作,集中开工若干重大项目,为城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加强重大项目储备,梳理适宜发行一般债、专项债的项目,积极谋划一批有含金量、示范性的重点项目。

  (四)努力扩大优质供给,全力打造民生幸福新标杆

  持续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强化疫情管控,持续压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责任,扎牢人防、技防、物防“三防合一”防控网络,做好医疗机构、社区小区、企业、工地、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等重点区域常态化管控。针对国外疫情扩散和国内疫情零星散发的情况,持续做好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管理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深人员排查筛查和健康管理服务,统筹落实防疫物资储备工作。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分类完善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健全快速处置机制,推动常态化防控与应急状态的快速衔接转换,坚决防止疫情反弹。织牢织密就业和社会保障网。全力保障高校毕业生、受疫情影响的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坚决兜牢社会救助底线,切实做好疫情救助工作,精准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织密“五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加快开展“时间银行”试点及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建立健全社会工作配套机制,进一步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多渠道筹建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确保全年新开工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不少于3000套。切实开展劳资隐患排查,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确保劳动关系平稳可控。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全面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继续做好扶贫、双拥、国防动员和妇女儿童工作。全面铺开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打造最温暖老兵之家。全力建设高品质教育体系。持续实施教育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继续优化办学条件,加快推进海心小学、山海小学、外国语小学综合楼、田东中学拆除重建等项目建设,建设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持续推进“一校一品”工程,推出一批特色学校品牌项目,推动盐高建设全市首批科学特色高中、盐港建成省级重点职业高中。以创建国家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区为抓手,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加快建设“互联网+教育”云平台,打造全国智能教育示范区。建成开办盐港等3所幼儿园,新增学前、义务教育公办学位1980个。强化“两三”备考工作,争取中、高考成绩再创佳绩。提升医疗健康水平。深化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努力建成国家级健康促进区。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集团)“三甲”医院创建工作,大力发展重点学科,不断深化与名院名校合作成效。强化区属医院基础设施,加快区人民医院(集团)医疗综合楼、盐田院区门诊楼拆除重建工程等重点项目进度,规划新建区妇儿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大楼。完善以基层医疗集团为主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特色社康建设,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网格化管理。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二期项目,确保区人民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达到四级要求。继续做好疫苗流通、职业病防治、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控、精神卫生、老年健康管理服务等工作。促进文体旅游事业融合发展。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举办“五个一”等系列活动。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继续评选“文明达人”“文明司机”,持续提升文明微行动等品牌活动影响力。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成果应用,推进智慧书房、社会分馆等文化阵地建设。建成盐田区东海运动公园,做强做优沙头角鱼灯舞、疍家文化等品牌,办好国标舞高端赛事、盐田滨海国际音乐节、第二十届深圳黄金海岸旅游节等特色活动,鼓励“海之声”合唱团、盐田交响乐团、盐田民乐团等赴外演出,传播“盐田好声音”。提高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广泛开展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备战深圳市第十届市运会。持续打造海洋体育“一中心三基地”,升级大梅沙水上运动中心,积极申办海洋体育高端赛事,推动中国海岸赛艇训练基地项目落地。引进中国国际海洋经济博览会及深圳体博会分会场,推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强化政府部门法治思维和能力,推动政府行为法治化、规范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成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强化企业“走出去”合规性审查。完善健全区公共法律服务三级实体平台,加快建成“智慧法务”线上平台。做强做优“深圳宪法公园”“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宪法先锋”“民法卫士”等法治宣教平台,打造盐田特色法治宣教新模式,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五)聚焦城区功能提升,塑造现代城区新品质

  提高基础设施供给质量。优化供排水网络,持续推进排水管理进小区,实施小梅沙片区和东部华侨城片区污水外输工程,实现辖区全域公共排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专业化运管全覆盖。完成金融路排水管道改造工程及海景二路雨水管道改造工程,加快明珠道、小梅沙-大梅沙、沙深路-海涛南路等综合管廊建设进度。持续完善老旧城区燃气入户,有序推进餐饮场所管道燃气改造。逐步改造完善现有足球场地、体育场馆,推进健身路径、社区公园、绿道、健身广场等设施建设。加快智慧城市指挥中心二期建设,力争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打造“智慧大脑”和“云上城市”。实施城区道路品质三年提升行动计划,构筑布局合理、结构完善、组织有序的城区道路网络。持续推进“三横六纵”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加快打造慢行交通品质示范区。建设世界级山海花城。推进城区环境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一年就变样,两年大变样,三年全变样”。完善半山公园带建设,打造以观景平台、登高望远台为主体的半山休憩体系。积极培育千亩樱花林,完成深盐路景观提升工程,持续抓好道路绿化提升、花漾街区、街心花园及立体绿化项目。实施“点亮盐田”工程,亮化门户地区、主干道和标志性建筑群,打造壹海城、奥特莱斯等滨海商圈特色光影艺术。织密筑牢城区安全“防护网”。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开展禁毒专项工作,加大“雪亮工程”“平安易站”建设力度,全面升级“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运作模式,持续推进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不断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确保我区公共安全指数及群众安全感全市领先。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针对危险边坡、建筑施工、消防安全、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全面摸排辖区重点新增和历史遗留矛盾隐患,确保不发生较大群体性事件。加强防范应对夏季高温和汛期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提升绿色生态能级,展现生态文明建设新作为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构建SUC可持续发展城区综合指标体系,探索新型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试点。深入推进城市GEP“进规划、进项目、进决策、进考核”的实际运用体系,深化城市GEP与GD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机制,提供城市GEP核算与运用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田案例。持续深化完善盐田区生态文明碳币体系,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参与机制。巩固生态环境领先优势。用好“中国天然氧吧”招牌,提升居民优质生态产品获得感。建立健全河长制湖长制长效管控和涉水面源污染长效治理机制。大力实施大气污染物综合减排,强化治水提质,因地制宜建设都市型、城镇型、郊野型等各式碧道,实现山水相依、城水相融的碧波美景。深入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全面创建垃圾减量分类示范区,高标准建设资源化利用环境园,打造“无废城市”建设标杆。持续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加大工业污染源、废气污染、施工噪声、工地扬尘、餐饮油烟、近岸海域排污等各类违法行为整治力度,继续保持治污保洁、污染减排、生态文明建设考核领先优势,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盐田样板”。打造节能低碳盐田样板。建成“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用水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落实节能低碳与循环经济资助政策,优化盐田港区、盐田综保区两个省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平台,加快推进盐田码头船舶岸电设施五期工程项目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充电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合同能源管理等绿色节能低碳项目,打造环境友好型绿色城区。用好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发展资金,加大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以及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广力度。完成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目标,继续保持节能考核领先优势。

  名词解释

  1.“梧桐人才”工程:为推动人才集聚,打造“梧桐人才”高地,盐田区针对高层次人才、技能工匠人才、储备人才分别实施梧桐凤凰、梧桐工匠、梧桐青苗三大工程。

  2.三横六纵:盐田区制定了《盐田区慢行交通示范区品质提升规划及实施方案》,规划了以“三横六纵”为骨架,东西相连,山海相通的慢行交通系统。“三横”即半山公园带、东部滨海旅游观光公路、海滨栈道,“六纵”即园林路-沙深路-海涛路、海山路-梧桐路、梧桐山大道、北山道、环梅路-海星路、盐梅北三路道路支网。

  3.厕所革命:是指对发展中国家的厕所进行改造的一项举措,最早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就“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抓“厕所革命”是提升旅游业品质的务实之举。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厕所革命”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要“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

  4.海绵城市:通过加强城区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5.民生微实事: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深圳市全面推广实施“民生微实事”专项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办好涉及社区和居民密切相关的“民生微实事”项目。

  6.幼儿园“5080”:2018年11月,教育部《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原则上提高到50%,同时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7.海洋体育“一中心三基地”:充分发挥辖区丰富海洋资源和产业优势,建设盐田海洋体育(国际)交流中心,并以此为依托,打造海洋体育“赛事训练+运动产业+休闲旅游”三个基地。三个基地有机结合,互相引流,相互支撑,构建盐田海洋产业驱动新体系。

  8.GEP核算:GEP(GrossEcosystemProduct)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出,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总量。自2018年12月开始实施的《盐田区城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是全国首个城市GEP核算地方标准。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盐田区第一次明确了城市GEP核算指标、核算方法、核算因子、定价方法、数据获取方式等相关内容,为深圳市及其他地区开展城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提供规范化模板。

  9.碳币:借鉴碳排放交易理念,探索制定碳币体系及实施细则,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社会化运营管理,对个人、家庭、小区、学校和企业、机关、社会组织开展的具体生态文明建设行为进行结算,最终实现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良性互动。

  10.五治融合:五治为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

  11.一街道一品牌:以街道服务管理职能购买需求为导向,发挥“盐田区培育发展专项资金”和“民生微实事”的资源优势,挖掘并培育一批在养老服务、助困帮扶、社区治理、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特色品牌项目,形成一街道一品牌、一街道一特色典型案例。

  12.一核引领、四区联动:以中英街、沙头角口岸、田心工业区等为核心,联动盐田港、海鲜街、梅沙、东部华侨城四个重要片区。

  13.综保区“21条”: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打造“五大中心”提出了21条具体举措。

  14.跨境电商:分属不同环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15.“全域+全季”旅游: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构建全辖区、全季节旅游生态,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理念和模式。

  16.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17.区领导挂点服务企业:由区领导为辖区挂点企业提供点对点、全方位的服务,协调解决重点企业发展难题,营造更优的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

  18.雪亮工程:以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19.平安易站:依托社区治理阵地,实行“2+3+3+3”改革(两级平安易站、三支治理队伍、三个支撑系统、三项保障机制),目的是构建法治保障坚强有力、基层自治积极高效、社会德治内涵丰富的新时代社区治理新模式。

  20.SUC可持续发展国际示范区:联合国环境署于2015年启动“可持续城市与社区项目”(简称 SUC 项目),并在中国选择代表性城市(城区),创建SUC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区)。

  21.河长制: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22.无废城市: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