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深圳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重点场所突发事件人员疏散应急处置工作指引的通知

来源: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发布时间:2021-09-10

  深应急委办〔2021〕6号

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各区(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应急管理局:

  2021年5月18日,赛格广场大厦出现有感振动现象,福田区政府和赛格集团迅速开展先期处置,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疏导人群、第一时间封闭楼宇,大厦内15000余人全部安全疏散,没有发生任何踩踏、拥挤和伤亡事件,为人员密集场所紧急疏散工作提供了示范。为进一步提高全市重点场所应急疏散能力,我办梳理了高层建筑、地铁车站、中小学等8类重点场所的人员疏散应急处置工作指引,现予以印发。请各单位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工作指引,开展必要的培训和演练,切实做好紧急状态下的人员疏散工作。

  特此通知。

  深圳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7月26日

  重点场所突发事件人员疏散应急处置工作指引

  一、高层建筑突发事件人员疏散应急处置工作指引

  高层建筑聚集了众多的企业、机构、商户,各类活动,如会议、展览、聚会、接待以及购物等活动频繁,人群密度大,人员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预测和管控。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极易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恶性事故后果。

  为进一步规范高层建筑物业管理单位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发生后人员疏散工作,明确处置流程,细化处置要求,提升处置效率,最大限度降低因突发事件产生的危害和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高层建筑的正常运行,制定本指引。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确认突发事件性质、发生的区域、影响范围以及牵涉的人员数量等信息。评估应急疏散避险需求,明确疏散撤离范围、方式以及具体的人群引导措施,尽快发布疏散指令。

  (二)利用现场电子显示屏、高音喇叭、应急广播、应急照明(夜间或断电)等安全警示设施,及时传播应急疏散避险指令和其他警示信息,引导建筑物内的企业、机构人员、建筑物内一般工作人员以及访客等相关人员应急疏散避险。

  (三)在建筑物入口处设置警戒人员,阻止外部人员随意进入,开启建筑物内相关出入口用于临时疏散撤离。

  (四)做好应急疏散秩序维护工作,合理利用建筑物的疏散通道分流人群,避免过度集中。

  (五)保持良好的安全疏导秩序,要求被疏散人员听从指挥,保持冷静,按规定的线路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危险区域,防止疏散过程中发生拥挤、踩踏、摔倒等二次事故。

  (六)在疏散通道关键点位(如台阶、扶梯、连接通道等特定区域)加强警戒力量配置,做好现场人群流动管理。

  (七)及时制止应急疏散过程中发生的逆行、抢行或其他破坏疏散秩序、容易诱发公共安全危险的行为。

  (八)对人员疏散撤离过程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更新报告疏散撤离情况。

  (九)视情况,必要时应及时调整疏散方式及线路,或暂时中止疏散。

  二、地铁车站突发事件人员疏散应急处置工作指引

  地铁车站具有结构复杂、空间狭窄、通达地面出口少、人流密集、疏散至地面安全地带的路线复杂且距离远等特点,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极易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恶性事故后果。

  为进一步规范地铁车站管理单位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发生后人员疏散工作,明确处置流程,细化处置要求,提升处置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站内人员安全疏散,最大限度降低因突发事件产生的危害和损失,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维护城市社会稳定和地铁的正常运行,制定本指引。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确认突发事件性质、发生的区域(如站厅、站台等)、影响范围以及牵涉的人员数量等信息。评估应急疏散避险需求,按照双向疏散和就近疏散原则明确疏散线路、方式以及具体的人群引导措施,尽快发布疏散指令。

  (二)利用现场电子显示屏、高音喇叭、应急广播、应急照明(断电)等安全警示设施,及时传播应急疏散避险指令和其他警示信息,第一时间稳住站内乘客的情绪,引导乘客,尤其是引导各站台层的乘客按指令进行应急疏散避险。

  (三)在应急广播系统中可将站厅层和站台层分开,根据各站层具体情况和疏散线路播放不同的内容。广播人员说话要清晰,语速要适当,每句话重复三遍。

  (四)在地铁车站入口处设置警戒人员,阻止外部人员随意进入。站内的闸机口要全部打开或临时撤除,用作人员疏散撤离出口。

  (五)做好应急疏散秩序维护工作,合理利用地铁站内的疏散通道,尤其要充分发挥自动扶梯的优势,尽可能地将人流从扶梯上进行疏散,以避免疏散过程中发生人流的交织与摩擦。

  (六)保持良好的安全疏导秩序,要求被疏散人员听从指挥,保持冷静,按规定的线路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危险区域,防止疏散过程中发生拥挤、踩踏、摔倒等次生事故。

  (七)在疏散通道关键点位,如各站台层通往站厅层的楼梯或扶梯的上下连接处、台阶、拐弯等特定区域,加强警戒力量配置,做好现场人工动态引导疏散,防止形成人员疏散的“瓶颈”。

  (八)及时制止应急疏散过程中发生的逆行、抢行或其他破坏疏散秩序、容易诱发公共安全危险的行为。

  (九)对人员疏散撤离过程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更新报告疏散撤离情况。

  (十)视情况,必要时应及时调整疏散方式及线路,或暂时中止疏散。

  三、中小学校突发事件人员疏散应急处置工作指引

  中小学校是组织严密的人员密集场所,中小学生具有接受能力强,但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特点,中小学生在学校的安全问题牵动亿万家庭的心。中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决定了其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的特殊性。学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学生极易陷入惊恐、混乱之中,有可能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恶性事故,造成巨大损失。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发生后人员的疏散工作,明确处置流程,细化处置要求,提升处置效率,最大限度降低因突发事件产生的危害和损失,保护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学校的正常运行,制定本指引。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确认突发事件性质、发生的区域、影响范围以及牵涉的学生数量等信息。评估应急疏散避险需求,明确疏散撤离范围、方式以及具体的人群引导措施,尽快发布疏散指令。

  (二)利用校园的电子显示屏、高音喇叭、应急广播等安全警示设施,及时传播应急疏散避险指令和其他警示信息,第一时间稳住校园内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应急疏散避险。

  (三)在教学楼的每层楼梯、拐弯处、楼门口等位置安排值守引导,负责对通道情况进行监控,指挥、引导学生按就近路线撤离。

  (四)错开时间,分片、分楼层疏散,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学生撤离教室时可以前后门同时出,不整队,但一定保持顺次有序;在楼梯上要快速行走,尽量靠右,保持左侧空出,避免拥挤。

  (五)在校园出入口处增加警戒人员,阻止外部人员随意进入,开启校园内相关的出入通道用于临时疏散撤离。

  (六)保持良好的安全疏导秩序,要求学生听从指挥,保持冷静,按规定的线路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危险区域,防止疏散过程中发生拥挤、踩踏、摔倒等次生事故。

  (七)在疏散线路的拐角、叉道处要有警戒人员引导,避免学生误入危险区域;及时制止疏散过程中学生逆向跑、窜、推撞或其他破坏疏散秩序、容易诱发公共安全危险的行为。

  (八)对学生疏散撤离过程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更新报告疏散撤离情况。

  (九)视情况,必要时应及时调整疏散方式及线路,或暂时中止疏散。

  (十)将被疏散学生引导至安全区域,并按划定的区域安置学生;要以班为单位清点人数,查看学生有无受伤,并根据情况作出及时处置。

  四、大型群体性活动突发事件人员疏散应急处置工作指引

  大型群体性活动具有场地临时、人群聚集和多方参与的特点,因此存在着三方面的安全风险:场地临时占用,活动设施临时搭建,设备临时购买且大都未经试运行的安全检验;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人群,大部分人都不熟悉所在场地环境,不了解活动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活动涉及到多个相关方,如主办、承办、协办、赞助以及多个行政职能部门,由于缺乏协调和沟通,容易出现安全管理盲点和死角。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极易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恶性事故后果。

  为进一步规范大型群体性活动承办单位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发生后人员疏散工作,明确处置流程,细化处置要求,提升处置效率,最大限度降低因突发事件产生的危害和损失,保护参加活动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城市公共安全,制定本指引。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确认突发事件性质、发生的区域、影响范围以及牵涉的人员数量等信息。评估应急疏散避险需求,明确疏散撤离范围、方式以及具体的人群引导措施,尽快发布疏散指令。

  (二)利用现场电子显示屏、高音喇叭、应急广播等安全警示设施,及时传播应急疏散避险指令和其他警示信息,引导聚集的人群有序地应急疏散避险。在第一时间稳住参加活动人员的情绪,防止由于恐慌引起人群惊跑,人与人的相互碰撞、挤压、跌倒甚至踩踏。

  (三)在事发现场人流流入、流出、汇流点、转弯点、交叉点及通道障碍物等处应设置警戒,实施人工引导分流。

  (四)对不同方向的人流应分隔开来,合理引导分流,避免密集的反向人流引起冲撞、拥挤、滞留。

  (五)充分利用现场多出入口的功能,分别引导疏散,均衡疏散时间,避免疏散通道及出口拥挤。

  (六)保持良好的安全疏导秩序,要求被疏散人员听从指挥,保持冷静,按规定的线路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危险区域,防止疏散过程中发生拥挤、踩踏、摔倒等次生事故。

  (七)及时制止应急疏散过程中发生的逆行、抢行或其他破坏疏散秩序、容易诱发公共安全危险的行为。

  (八)在紧急疏散过程中,要不断地使用清晰有效的通讯广播系统,把有用的信息及时地传递给人群,并开展心理安抚工作。

  (九)对人员疏散撤离过程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更新报告疏散撤离情况。

  (十)视情况,必要时应及时调整疏散方式及线路,或暂时中止疏散。

  五、居民生活小区突发事件人员疏散应急处置工作指引

  居民生活小区是城市人口高度聚集的区域,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场所。由于生活小区具有道路曲折、视野封闭、居住空间狭小、居住人口密集、居住人员多样性、居家财产集中等特征,居民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预测和管控。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居民极易陷入惊恐、混乱之中,有可能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恶性事故,造成巨大损失。

  为进一步规范深圳市居民生活小区物业管理单位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发生后居住人员疏散工作,明确处置流程,细化处置要求,提升处置效率,最大限度降低因突发事件产生的危害和损失,保护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城市公共安全,制定本指引。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确认突发事件性质、发生的区域、影响范围以及牵涉的人员数量等信息。评估应急疏散避险需求,明确疏散撤离范围、方式以及具体的人群引导措施,尽快发布疏散指令。

  (二)利用现场电子显示屏、高音喇叭、应急广播、应急照明(夜间)等安全警示设施,及时传播应急疏散避险指令和其他警示信息,引导小区居民有序地应急疏散避险。在第一时间稳住小区居民的情绪,防止由于恐慌引起人群惊跑、人与人的碰撞、挤压、跌倒甚至踩踏。

  (三)在居住小区入口处增加警戒人员数量,阻止外部人员随意进入。开启小区内相关出入口,用于临时疏散撤离。

  (四)做好应急疏散秩序维护工作,合理利用住宅楼的疏散通道分流人群,避免过度集中。

  (五)保持良好的安全疏导秩序,要求被疏散人员听从指挥,保持冷静,按规定的线路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危险区域,防止疏散过程中发生拥挤、踩踏、摔倒等次生事故。

  (六)在住宅楼疏散通道关键点位,如楼梯台阶、扶梯、通道连接处、楼道转层拐弯处及楼门口等特定区域,安排值守,引导居民按就近路线撤离,并负责对通道疏散情况进行监控,做好现场人群流动管理。

  (七)及时制止应急疏散过程中发生的逆行、抢行或其他破坏疏散秩序、容易诱发危险的行为。

  (八)对人员疏散撤离过程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更新报告疏散撤离情况。

  (九)视情况,必要时应及时调整疏散方式及线路,或暂时中止疏散。

  (十)将居民疏散至安全区域,并按居住楼(栋)划定安置区域,清点人数,查看老、弱、病、残居民的情况及有无其他受伤人员,根据情况及时作出处置。

  六、旅游景区突发事件人员疏散应急处置工作指引

  旅游景区是提供旅游设施与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旅游的季节性与旅游时间的集中性在旅游景区表现的极为突出。尤其在节假日、“黄金周”等特殊时期,在许多景区,旅游人数急剧膨胀,人群密度快速攀升,受景区的道路交通、设施设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限制,景区容量处于常常超饱和的状态。景区内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极易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恶性事故后果。

  为进一步规范旅游景区管理单位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发生后人员疏散工作,明确处置流程,细化处置要求,提升处置效率,最大限度降低因突发事件产生的危害和损失,保护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城市公共安全,制定本指引。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确认突发事件性质、发生的区域、影响范围以及牵涉的人员数量等信息。评估应急疏散避险需求,明确疏散撤离范围、方式以及具体的人群引导措施,尽快发布疏散指令。

  (二)利用现场电子显示屏、高音喇叭、应急广播等安全警示设施,及时传播应急疏散避险指令和其他警示信息,引导景区内的游客有序地疏散避险。在第一时间稳住游客的情绪,防止由于恐慌引起人群惊跑,相互碰撞、挤压甚至踩踏。

  (三)在景区入口处增派警戒人员,阻止景区外部人员随意进入。开启景区内的相关出入口,分别引导疏散,均衡疏散时间和疏散压力,避免疏散通道及出口拥挤。

  (四)在事发现场的人流流入、流出、汇流点、转弯点、交叉点等处应设置警戒,实施人工引导分流。对不同方向的人流应分隔开来,合理引导分流,避免密集的反向人流引起冲撞、拥挤、滞留。

  (五)保持良好的安全疏导秩序,要求游客听从指挥,保持冷静,按规定的线路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危险区域,防止疏散过程中发生拥挤、踩踏、摔倒等次生事故。

  (六)及时制止应急疏散过程中发生的逆行、抢行或其他破坏疏散秩序、容易诱发危险的行为。

  (七)在紧急疏散过程中,要不断地使用清晰有效的通讯广播系统,把疏散的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游客,并开展心理安抚工作。

  (八)对人员疏散撤离过程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更新报告疏散撤离情况。

  (九)视情况,必要时应及时调整疏散方式及线路,或暂时中止疏散。

  (十)将游客疏散至安全区域,清点总人数,查看游客有无遗漏或受伤,根据情况及时作出处置。

  七、劳动密集型企业突发事件(火灾)人员疏散应急处置工作指引

  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指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企业。这类企业主要有纺织、电子、食品加工、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行业,其最大灾害风险就是火灾。由于企业人员密集,空间狭窄,一旦发生火灾突发事件,极易酿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造成重大损失。

  为进一步规范劳动密集型企业应急处置火灾突发事件发生后人员疏散工作,明确处置流程,细化处置要求,提升处置效率,最大限度降低因突发事件产生的危害和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高层建筑的正常运行,制定本指引。

  (一)火灾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确认火灾发生的区域、火势发展蔓延的方向、可能的影响范围以及牵涉的人员数量等信息。评估火灾应急疏散避险需求,明确疏散撤离范围、方式以及具体的人群引导措施,尽快发布疏散指令。

  (二)利用现场电子显示屏、高音喇叭、应急广播、应急照明(断电)等安全警示设施,及时传播应急疏散避险指令和其他警示信息,引导企业员工应急疏散避险。在第一时间稳住员工的情绪,防止由于恐慌引起人群惊跑、人与人的碰撞、挤压、跌倒甚至踩踏。

  (三)多楼层的生产车间发生火灾突发事件时,必须按照“着火层、着火层的上层、着火层的下层”的应急疏散顺序,引导员工有序撤离。

  (四)所有工作人员和撤离人员必须佩戴好防烟、防毒面具或简易防护器具。在现场引导疏散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分别通过疏散电梯、疏散楼梯有组织地疏散。

  (五)对距着火区较近,必须穿越火区或行动不方便者,应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施护送疏散;对于老弱病残或受重伤者,应采取背、抱、抬、扛等方法护送至安全区域。

  (六)对人员密集,一时不能被全部疏散的被困人员,也可以暂时引导其转移到附近无烟火的区域、避难室或避难层。

  (七)保持良好的安全疏导秩序,要求被疏散人员听从指挥,保持冷静,按规定的线路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危险区域,防止疏散过程中发生拥挤、碰撞、摔倒、踩踏等次生事故。

  (八)及时制止应急疏散过程中发生的逆行、抢行或其他破坏疏散秩序、容易诱发公共安全危险的行为。

  (九)对人员疏散撤离过程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更新报告疏散撤离情况。

  (十)在疏散过程中,要严密监测火灾蔓延及火灾扑灭进展情况。必要时,应及时调整疏散方式及线路,或暂时中止疏散。

  八、养老院(社区)突发事件人员疏散应急处置工作指引

  养老院(社区)是为老年人提供不同程度的生活照顾及护理服务的场所。在养老院(社区)生活的老年人可分为能够自理的、需拐杖介助的、需轮椅介护的和需要卧床介护的等四类老人。老年人由于年龄因素,视力、听力、记忆力及活动能力等各方面身体机能都在衰减,因此,在敬老院(社区)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人员疏散不及时,就极有可能引发重大恶性事故,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为进一步规范深圳市敬老院(社区)管理单位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发生后居住老人的疏散工作,明确处置流程,细化处置要求,提升处置效率,最大限度降低因突发事件产生的危害和损失,保护老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城市公共安全,制定本指引。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确认突发事件性质、发生的区域、影响范围以及牵涉的人员数量等信息。评估应急疏散避险需求,明确疏散撤离范围、方式以及具体的人群引导疏散措施,尽快发布疏散指令。

  (二)利用现场电子显示屏、高音喇叭、应急广播、应急照明(夜间)等安全警示设施,及时传播应急疏散避险指令和其他警示信息,让居住老人在专门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地应急疏散避险。在第一时间安抚老人,防止不知所措、行为盲目、恐慌焦虑等状况出现。

  (三)在敬老院(社区)入口处增加应急管制警戒人员,阻止外部人员随意进入。开启对外的相关出入口,用于临时疏散撤离。

  (四)对居住老人分类别进行疏散,以提高疏散时效。

  (五)对能行走的老人可以在疏散人员的全程引导下,按规定的线路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危险区域,防止疏散过程中发生拥挤、踩踏、摔倒等次生事故。

  (六)在住宅楼内,尽可能安排疏散电梯、救生缓降器疏散老人,以提高疏散速度,同时可避免能自理的老人因走楼梯可能出现的摔倒、动作慢或体力不支等现象而影响疏散进度及增加疏散人员负担。

  (七)做好应急疏散秩序维护工作,合理安排各疏散出口的人流量,均衡疏散时间,避免出口处人员过度集中,产生拥挤现象。

  (八)疏散分流的全过程,要求被疏散的老人听从指挥,保持冷静,相信组织。

  (九)及时制止应急疏散过程中发生的逆行、抢行或其他破坏疏散秩序、容易诱发危险的行为。

  (十)对疏散撤离过程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更新报告疏散撤离情况。

  (十一)根据疏散情况,必要时应及时调整疏散方式及线路,或暂时中止疏散。

  (十二)将老人疏散至安全区域,要及时清点人数,查看各类老人的情况及有无其他受伤人员,根据情况及时作出处置。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