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创新“政校企”,共筑两地情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23-10-16

  10月14日,在顺利完成两年的“定制式”校园生活后,百余名广西乐业籍学子将在深圳市安科讯电子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科讯”)开启新一阶段的实践学习生活。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业帮扶无疑是直接、有效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盐田区在与广西凌云、乐业的对口帮扶中,通过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探索打造政府谋划、职业院校培养、企业用才的培优引才新模式,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注入不竭动力,也为盐田企业保用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就业带产业 以产业助发展

  何为“政校企”模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出资、学校培养”的协作模式,解决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政府搭台建渠道。自2021年起,盐田区结合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大力实施“产业兴盐 创新驱动”,首次将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及东西部劳务协作相结合,挑选广西桂林技师学院、广西二轻技师学院为人才培养基地。安科讯作为首批“政校企”合作用工单位,对口招收乐业县“两后生”,进行“订单式”定向培养。

  企业出资稳就业。作为首批合作单位的安科讯,就面向当地初中生定制了三年培养计划,符合条件的学生在桂林技师学院“订单班”接受定向培养,并在企业集中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者可直接录用上岗。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企业已累计投入专项帮扶资金超200万元。

  学校资助育优才。广西桂林技师学院副院长李绍勇介绍说,为免除困难家庭后顾之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费全免,企业按照每生每月6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资助,每学年还有不少于两次的实习机会。

  与此同时,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职业院校专门为“订单班”制定了特色化、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在坚持德育智育与技能教育并重、通识课程和专业学习并重、理论培养和实践教育并重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和岗位技能需求,设置了电子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确保“订单班”培养的技能人才符合市场需要和企业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岗位适配性和市场竞争力,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政校企”合作无疑是一场乡村振兴和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其为深化东西部协作、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更为盐田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目前,周大福、深圳技师学院被纳入新一轮“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计划中,通过提高学校专业课程与技能人才需求匹配度,让“政校企”合作成果惠及更多辖区企业和百色学子。

  精准施策 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就在于产业振兴,而就业无疑是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盐田区“政校企”模式的探索,正是以“小切口”带动产业大振兴的生动体现。

  类似于“政校企”模式的“小切口”探索,是盐田乡村振兴的发力点。多年来,盐田区根据帮扶地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聚焦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反向飞地”发展模式,以现代特色“产业牌”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产业帮扶的关键在于“造血”。在广西凌云,盐田区建立起一个个“帮扶车间”,设立移民安置点,吸纳周边劳动力到车间务工,帮助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同时,盐田通过对口帮扶资金的支持,投资建设泗城镇腰马村云农场黑木耳种植基地、凌云县加尤镇磨贤村蚕丝加工车间、凌云县绿色高端家居产业园等项目,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文旅产业共生模式,也是盐田对口帮扶的特色之一。在广东东源,盐田区基于自身拥有东部华侨城等文旅企业的优势,大力支持文旅企业参与广东东源康泉十八等景区景点开发推广,深入挖掘东源县特色文旅资源,通过文旅项目营收分红、税费“反哺”等方式让投资有收益,实现共创共赢。

  产业帮扶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在广西凌云、广东东源,盐田区为当地引入了华大万物研发的多年生稻,以农业科技带动农业产收,带去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反向飞地经济”模式,正成为盐田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7月7日,河源东源(盐田)科技创新中心暨客家青年深圳创业中心正式揭牌;7月22日,河源东源(深圳盐田)海洋经济合作试验基地也落地盐田大百汇生命健康产业园区。

  把握全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契机,盐田正积极推动两地产业、空间等各类要素资源统筹整合,促进“双向飞地经济”“飞海经济”昂首起飞,形成陆海接力、湖海联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共同为全省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生动样板。

  盐田区探索的“政校企”模式,既立足当下,又惠及长远,既“雪中送炭”,又“授人以渔”,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当下,以“政校企”合作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盐田乡村振兴画卷正在粤桂大地徐徐展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