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盐田区委政法委发布时间:2025-08-12
近日,盐田区通过“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成功化解两起基层矛盾纠纷,展现了盐田区在基层治理方面的创新实践和高效执行力。
培训机构经营风险未发先解
日前,某连锁培训机构因总部负责人失联,引发多地经营危机。尽管盐田区分店仍在正常运营,但部分教师和家长担忧可能出现退费挤兑风险。
在此情况下,海山街道迅速启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当即通过街道综治中心发起“吹哨”,明确请求相关职能部门迅速“报到”响应。海山街道综治中心协调区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盐田监管局等部门共同处置。区教育局督促机构保障正常教学秩序,市场监管部门重点监控资金安全。经过各方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多方协同的化解合力,门店业主决定以减租的方式帮助辖区培训机构渡过难关。老师与家长也安下心来,矛盾纠纷隐患的种子最终未能萌芽。
拖欠工程款纠纷取得突破性进展
“没想到社区一吹哨,相关部门很快就到位,拖了这么久的工程款问题终于有了进展!”近日,在沙头角街道桥东社区组织召开的某园林绿化工程经济纠纷协调会上,苗木班组负责人难掩激动之情。
原来不久前,桥东社区某园林绿化工程苗木班组因工程款被拖欠多月,多次协商未果。桥东社区针对该纠纷的复杂性和涉及领域,精准锁定区住建局、街道综治中心两个关键部门,正式启动“吹哨”程序,明确告知纠纷背景、需协调事项及会议时间。
接到“哨声”后,区住建局作为工程建设领域的主管部门,迅速响应,针对工程增项费用争议问题,依据行业标准和合同条款进行现场解读,明确增项费用的核算依据,消除了开发商对增项合理性的疑虑;街道综治中心则从法律角度出发,对工程款支付的责任主体、流程规范及相关法律风险进行释明,梳理争议焦点,为协商提供法律参考。
在三级联动的推动下,各方坦诚沟通,开发商当场表示确认工程增项费用无争议,同意支付苗木班组工程款,苗木班组也承诺将尽快与一包、二包公司协商支付授权及返点、打税等事宜。至此,这起棘手的经济纠纷取得阶段性进展。
这两起矛盾纠纷的化解,充分彰显了“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的强大效能。通过“吹哨报到”,社区实现了对群众诉求的“一键响应”,改变了以往群众诉求“多头跑、无人管”的困境;街道综治中心、区直相关部门“闻哨而动”,将专业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弥补了社区在专业领域的短板,让矛盾化解更具权威性和专业性。这一机制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也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未来,盐田区将继续深化这一机制,不断探索创新,为辖区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让“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成为基层治理的响亮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